■时报记者 杜红梅 实习生 胡珮窈报道
近日,不少读者致电本报热线,反映街面垃圾桶污损缺失、摆放不齐等诸多乱象,有损市容。记者在调查采访时发现,人为破坏和盗用成了管理和养护中的“老大难”。
现象垃圾桶形象不佳有损市容
“垃圾桶污损、烧毁、占道、不盖盖子、缺失……”记者采访时,市民姚先生一口气列举了垃圾桶的几宗罪,直呼垃圾桶作为城市忠诚的“环保卫士”形象不佳,有损新区市容。就以垃圾桶的标记为例,有的垃圾桶桶身喷印“杭容”,而有的则用红色、黄色等油漆随意涂写着“新洋”、“XX单位”等字样或者自定的符号,既不规范也有碍观看。
随后,记者走访塘沽河北路、杭州道、上海道、宁波道、福建北路、中心北路等多个主干道和沿街商户密集路段发现,几乎所有垃圾桶的盖子都形同虚设,大敞四开地将垃圾展露无遗。个别垃圾桶不但表面满是油污,还伤痕累累,破损严重。甚至有几个垃圾桶有明显被烧的痕迹。
调查 破坏频繁上演愈演愈烈
资料显示,2011年,不到一年时间,垃圾桶破损丢失数量为800左右。一位工作多年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饭店等沿街商铺前,因随意倾倒未冷却炉渣和蜂窝煤等,导致垃圾桶变形、烧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日常使用的不注意也是导致破损的一大因素。采访时记者看到,在营口道一小区附近,居民将两大袋子的装修垃圾一股脑地丢进垃圾桶,随着轰的一声,垃圾桶应声倒地,箱体上沿破损。而在车站北路附近一小区前,保洁人员开着一辆三轮车,风风火火地将两辆垃圾桶拖行至路边,然后绝尘而去。
“垃圾桶的巡视和增补工作我们一直在做,每天最少配备七八个新桶。”塘沽废弃物管理中心刘主任告诉记者,2012年全年,中心管理范围内沿街共新增垃圾桶3635个,保守估算,因损坏、丢失增补的垃圾桶占1200-1300个左右。而福建北路房产中心附近、河北路、碧海鸿庭小区附近、小烟台道(新村菜市场对面)、宁波道等是垃圾桶丢失和破坏的“重灾区”。
支招立法加严管双管齐下
“垃圾桶的人为破坏太厉害,这也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难点。”塘沽环境保护和市容市政管理局环境科刘科长无奈地告诉记者,环卫工人负责垃圾桶的日常养护和管理,摆放遵循“回避”原则,垃圾桶的摆放位置等可以对环卫工加以约束,但市民为一己方便随意挪动、故意损坏甚至盗用难以监管,甚至刚摆放的新桶,第二天便不见了,但碍于没有相关的法规约束和执法权,他们对此类现象也很无奈。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沿街垃圾桶人为破坏和盗用的现象表示不满,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的同时,纷纷“出招”惩恶。有市民建议,加大巡查和打击力度,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安装下沉式垃圾箱,在垃圾箱安放点设置明显标志,甚至给垃圾箱配上铁链子和锁等等。还有市民呼吁有关部门不能一味地投入和迁就,可考虑出台有关法规加以约束,并设立奖励机制,对故意破坏和偷盗者加以严惩。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