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点
漫天飞雪,刺骨的冷
满眼摔跤的人抛锚的车
下午1点左右,天空飘起鹅毛大雪,“下不去了,只有硬着头皮往山上走。”刘佳说,尽管冲锋衣裹得很严实,但刺骨的冷直接渗进骨头,“到处都能看到摔跤的,在路边冷得打抖的。”
自驾游的人也不好过。重庆人黄抗此时正堵在半山腰,他说,“食物没带够,衣服没带够,担心汽油不够,暖气也不敢打,到处是抛锚的越野。”最后,黄抗和同行的3辆车放弃了上山的打算,将车停在途中等待救援。
刘佳说,能拦到车折返下山的人极少,此时,牛背山已漫天飞雪,气温急速下跌至零下,不少见势不对的私家车开始下山,但都被大雪拦在了途中,徒步上山的团队也开始走散。
此后6小时
有人走晕了有人失控了
众人手拉手艰难前进
21岁的王亦楠发现自己走散时,开始疯狂地用手机联系同行的人,但此时,通讯几乎被中断,“雪越下越大,风吹得你睁不开眼,我抬头时,身边已经没有熟人了。”王亦楠说,走在她前面的重庆女孩,就穿了双帆布鞋和七分裤,一跟头摔下去后,很久都没爬得起来。这时,她也冻得手脚麻木,几乎失去意识,雪地中艰难前进的人群,不断有人晕倒,“很多陌生人走到了一起,互相鼓励,边唱《团结就是力量》边朝山上走。”
极寒中,王亦楠说,她还是不停经历着感动,“山上的路上要过条小河,河上石块很险,见女孩们过不去,有个小伙子干脆跳到河里,一个一个地接过去。”接下来的6个多小时里,王亦楠说,众人手拉手前进,很多人走哭了,也有人情绪失控。
当晚8点
零下8℃积雪厚10厘米
不足10人拦到下山的车
当晚8点,山顶气温跌至零下8℃,积雪厚达10厘米,在徒步行走了12个小时后,刘佳和王亦楠等人终于在山顶会合,30个人,不足10人拦到车顺利折返下山。“第二天我们又徒步3个多小时,才坐到一辆平时拉猪的货车下山。”刘佳说,后来他刷微博才知道,就在当天,跟他一样被困牛背山的人,多达千人,众多越野车途中抛锚,不少人干脆丢弃帐篷,徒步下山。
没有云海星空,未能看到日出日落,这趟牛背山之行,满眼的大风雨雪,30人冷到了骨头里。
首席记者 王珊 实习生 何青宸
网友吐槽
@SS513:
人在囧途之玩命牛背山!!!此次上牛背山遇到了晴空万里瞬变冰雹、闪电、差点没死在整夜暴风雪掩埋的帐篷里……
@张大枪:
4.4牛背山,今生难忘,天黑以后无数车辆堵在山路上无法动弹,上千人无处安身,弃车步行上山的非专业户外更是造孽,零下五度的夜晚,大雪压倒帐篷无数。
@六六周:
好不容易有信号,山上大雪纷飞,高反严重,路况极差,一路惊险下山,各种事故,还有徒步者在上山,这糟糕的天气,保佑我们大家平安。
@小徐童靴:
唯一的收获是体验了传说中的徒步,下山在风雪中徒步三小时,冒充驴友#牛背山#偶与你无缘。
牛背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与泸定县交界,属二郎山分支,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山顶海拔3600米,因山顶一面悬崖有巨石突出酷似牛头,山脊细长貌似牛背而得名,2009年末开始为人所知。
提醒>
牛背山尚未开发
不宜贸然上山
“牛背山还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但最近几年,来这里自驾游和驴行的人越来越多。”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牛背山景区所属的三合乡政府,乡长徐武表示,清明小长假上千人山上受困,当地公安交警、旅游、医疗等部门上山援助,经过20多小时才将受困人员全部安全带离。
其表示,牛背山虽然通了路,但单行道仅宽三米,很少有能会车的地方,徒步上山,从政府到山顶距离17公里,也需步行17小时,“在出发前,大家一定要考虑清楚途中的艰险。”
徐武给了大家一些提醒,目前,牛背山最大游客接待量在600人左右,山上客栈只有16家,大家最好带上帐篷,建议避开汛期,在每年的4-5月和10-11月出游,如自驾游,需选择性能良好的越野车,并且有一定的山区驾驶经验。
前往冷门景区
做足前期准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景点被驴友发掘后放上网,这类相对冷门的景区,路途往往偏险。重庆奥特多探险队队员王大勇表示,出发前必须做足准备功夫。
“尽量多地查询驴友上网分享的游记,对路况、天气作详尽了解,在天气多变的季节,最好能联系上当地人或当地政府,以便灵活掌握天气。”王大勇说,前往类似牛背山这样的景区,越野车最好带上防滑链和拖车绳,准备充足的食物、衣物和帐篷睡袋,同时,随时通过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了解景区是否有预警消息发出,一旦看到预警,必须调整行程。
(责任编辑:韩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