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起,南京全市集中整治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当天,查处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178起,行人横穿马路、非机动车带人等其他违法行为701起。“今天怪了,你们媒体一到场,整治效果出奇地好。”整治现场交警发出感叹。而这感叹,与记者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令人深思。
思考一:有了媒体联动,效果为何出奇地好?
昨天上午10点,南京淮海路香港城路口,交警二大队民警正在维持交通秩序。红灯亮起,协警使劲地吹哨子,手中的小旗子挥个不停,还是有行人闯红灯过马路。
交警拦住一名闯红灯的女士,告知她违章了。“是我不对,我没有注意。”一看众多媒体人围上来采访,摄像机、照相机一起对着了自己,那名女士红着脸立马承认错误。交警说,按规定要罚款20元。“要罚20元?少罚点行不?”女士讨价还价。看出交警没有通融余地,女士很快从钱包里拿出钱,签收了处罚单。
“没想到,今天效果这么好,两分钟就结束了一起处罚。”警官乔宁告诉记者,要是在平时,很多违章人都不太配合,有的说身上没带钱,有的就是同你磨、同你闹,边上还有行人帮腔,说些“算了吧,闯个红灯有什么大不了?又没有出事”之类的话。“有时,半小时一小时也处理不了一起违章。”
“今天我们投入了七八名警力,还有七八名协警,再加上你们这么多媒体一起来采访,违章者自己知道理亏,也害怕曝光,就都想着快点处理完了好走人。”乔宁说。
而现场在采访的一位电视记者表示,媒体不可能天天关注闯红灯。如何根治这一现象?看来,还真得全社会共同关注,大家身体力行。
思考二:资源配置与管理,能否更加人性化?
淮海路香港城路口是新街口商圈十分繁忙的一个路口,周围商场环立,人流量非常大。“遇到节假日,等绿灯过街的行人一次两分钟都放不完。”交警二大队教导员蔡杰告诉记者,这里还是新街口周边唯一没有地下通道的路口,“原来淮海路中山南路路口交通秩序也很乱,建成地下通道后就好多了,对路面交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我们也曾多次呼吁有关部门在这个路口建设地下通道,但是一直没有结果。”
不可否认,行人闯红灯,与公民素质、法治观念有关,而问题的症结又不仅于此。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行人等待红灯的忍耐极限,德国人是60秒,英国人是45秒,美国人40秒,中国人最短,是15秒。
而据记者观察,南京的北京西路宁海路口,南北向的红灯长达110秒;管家桥汉中路路口,南北向的红灯长达82秒——这,是不是也太长了一点?
交通专家指出,红绿灯间隔时间设计不合理,是造成行人乱穿马路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如果不解决背后的道路资源配置,以及精细化、人性化管理问题,不能平等地保障各种出行人的路权,那么,光靠‘严管重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思考三:跳出整治思维,如何长效管理?
“凑够一拨人就走,与红绿灯无关。”——这种常见的“中国式过马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2012年,我省发生因闯红灯而导致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计288起,造成了90人死亡。这些事故中,90%以上都是可以避免的。而据记者了解,在南京主城区,平均每天要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碰擦事故200余起,其中近七成是由行人闯红灯或横穿马路引起的。
行人闯红灯司空见惯,处罚却不是时时进行。就在此次集中整治的前一天,记者在南京中山路华侨路路口看到,交警忙着在疏导机动车通行,而对个别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没有制止,更没有处罚。行人看交警没有处罚,违章过马路的胆子自然越来越大。
在香港城附近,一直旁观交警执法的石先生对记者表示,整治闯红灯,交警做的是保护生命的好事,“最好天天这样搞,不要今天处理、明天不处理。”
“有时候,违法者的侥幸心理,与执法者的不作为有关联。”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春龙认为,对行人闯红灯,不应集中整治时就管,不整治时就不管,“跳出‘整治思维’,常抓不懈,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人们才可能避免产生‘不会被处罚’的侥幸心理。”否则,“运动式”执法过后,集体闯红灯现象还会卷土重来。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