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四:“我闯红灯关你什么事?”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路口,时间:4月9日下午15时分左右
新华网记者陶叶报道:15时47分,红灯亮起,一女两男丝毫不顾是红灯而毅然前行,交通协管员大喊:“红灯请停步。”但是这三人还是没有停住闯红灯的脚步。交通协管员王大姐告诉记者,“劝不住,人家根本都不搭理你,甚至还恶语相向。”
没过多久,红灯又亮起,一位飞快骑自行车的中年男子逆行车道飞奔而过,协管员的“同志,请停下”还没说完,人就瞬间没了影儿。
“这种情况最危险,明明是红灯,还要逆行,万一出了点什么事可怎么办?”协管员老李对记者说。
十分钟过后,又有6人准备过马路,在一位“带头大哥”的引领下,其余在等红灯的路人也开始了自己的“闯红灯之旅”,记者上前询问这样是否会太过危险?一位路人冲记者吼道,“关你什么事,我闯红灯又怎么了?”
这时一位小伙子将记者拉开,说道:“没用的,他们不会听的,这边的闯红灯现象太普遍了。
16时18分,记者在宣武门西大街的另一个路口发现,短短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共有20人闯红灯。
镜头五:隔离带成了等待区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与宣武门西大街交叉路口,时间:4月9日下午15点30分左右
新华网记者姜春媛报道:这个路口车流复杂,因为靠近地铁、写字楼和学校,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辆都很多。协管员老李站在路口维持秩序,期间,一位边打手机边走的时髦姑娘急着穿过马路被老李拦下,她试图直接穿过主路斑马线,这让许多主路上的汽车司机惊恐万分。
“您别拦我,我到对面有急事,要晚了!”姑娘振振有词,试图推开老李,但又被拦下了。旁边一位等过马路的阿姨也当起了“教导员”:“你这样闯红灯太危险了,啥急事比自己更重要啊。这么年轻的姑娘,万一撞坏了以后怎么嫁人啊?”
姑娘一听,有点不好意思,但仍趁车辆间隙冲了出去。
“这是行人,还能劝劝,有的还听,电瓶车、自行车啥的直接就过去了,哪拦得住啊。”老李说,现在不是早晚高峰,路上车不多,情况不是很严重,最怕的是早晚高峰时,有些横穿马路的行人发现在整治,拔起腿跑得更快了,还有人根本不当回事,劝多了,还骂人。
记者发现,此路口东西向斑马线绿灯较长,南北向斑马线绿灯时间较短,绿灯时间较短的路很宽,绿灯时间较长的反而很窄,在南北向斑马线上,许多人把分割主辅路的隔离带附近当成了等绿灯的“聚集点”:1个、2个、3个……据不完全统计,在每次红灯时间,有20多人站到了隔离带上,等绿灯一亮,就迅速“冲过去”。
路边的柳枝头上已冒出了鹅黄色的嫩芽,但春风中仍夹杂着寒意。
“真不知道急个啥。”老李说,前几天一个小伙子早高峰时在这横穿马路,被一辆车撞到,现在还不知道人咋样呢。
镜头六:“反正不是我一个!”
地点: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建材市场门前京开高速桥洞,时间:4月9日下午20时左右
新华网记者韩元俊报道:晚上8时,北京春初的夜还是有丝丝寒意,昏黄的路灯映照着步履匆匆的行人,从十号线草桥站去往南三环玉泉营建材市场的路上行人寥寥,可是来往的车辆不断,遇到穿过桥洞的行人,按按喇叭或者闪闪车灯就呼啸而过。
从镇国寺北街穿行到玉泉营建材市场门前需要先沿京开辅路向北走20米左右,然后穿过京开桥洞,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都有栅栏隔开,只有正对桥洞的地方才留有缺口。一对和记者同行的情侣拐出镇国寺北街就直接走进自行车道,回头看看疾驰的车辆,抬腿就跨过了护栏。远远地还有几位行人,把包紧护在怀里,边朝来车的方向张望,边小跑着穿过马路。
这个场景在这里十分常见。记者很多次从这里路过,几乎很少发现有行人能老老实实走完20米左右的人行道,而不是直接跨过护栏。就是在白天,要穿过该桥洞的行人也是试探着由马路边一点点朝马路中央靠近,当一群人逼停直行的车辆之后,大家就理直气壮的开始过马路了。
“你们知道以后随意乱穿马路要处罚吗?”都在公交车站停下后,记者问这对小情侣。
“知道,看新闻说了。”小伙子说,“(闯红灯的)也不是我一个。不过如果真能整治好了,北京也许就不这么堵了。”
记者手记:闯红灯的那群人中有你吗?
为什么会存在“中国式过马路”,有人把它归结于素质,有人把它归结于马路设计,也有人把它归结于从众心理。但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生活常态的问题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后,其实最缺乏的是审视这个问题根源的“自省之心”。对此,一些网友反省,自己为什么一边“声讨”一边“从众”,也参与了这项陋习。
谁都希望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道路畅通安全。可是,闯红灯的那群人中,或许正有一个“你自己也正因为有了一个个尾随他人身后的“你”,才很快“凑齐了一撮人”。有时,我们也常抱怨社会风气不好,别人没素质时,自己又在哪里?耐心等绿灯、规规矩矩排队过马路,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一两分钟的时间,这些显然都是不起眼又容易做到的小事,而对于整个交通文明来说却显得非常重要。
实现公民全面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文明的一大步。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