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啥能让成龙动心?“成龙捐楼”引反思

2013年04月11日 00:00   来源:安徽商报   
    祖籍安徽的成龙,20年前看到古建筑濒临拆除,便花钱买下10栋。当年险成废柴的老屋,20年后把成龙卷入舆论的漩涡。从欲捐不得,到如今新加坡、黄山方面频抛橄榄枝。细品成龙的微博,不难看出“大哥”对舆论拿捏的老辣。我们不妨这么理解,4篇“吐槽”微博,在媒体推波助澜下,按成龙设定的轨迹,成为一场对徽州古建筑的集体反思。

    【反思一】成龙发不发微博,问题都在那

    “成龙捐楼”微博发出后,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据他的好友王平久介绍,成龙大哥几年前就为自己的几幢老宅子奔走疾呼,苦于无人“收留”。且不论成龙是否有意捐赠,近日连发4篇微博,待舆论兴起后,大哥又摆出一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淡定姿态。这一招的妙处在于——借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徽州古建筑的重视。

    一方面是成龙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是徽州古建筑令人担忧的现状。早年保护制度、管理机制并不健全,精明的建筑商嗅出徽派古建筑的不可再生的价值,小到桌椅板凳,大到整幢房屋,统统搬走。每年流失的古建筑不下百幢。

    【反思二】民间古建筑的“待遇”难题

    安徽省文物局曾透露,根据成龙目前发布的信息无法确定他所说的“古建筑”来自何地以及是否属于文物,如果这些古建筑是文物,按照现行法规是不允许流出国门的。实际上,在古徽州区,够得上“保护”范畴的古建筑,很少。古徽州区1022个村落,散落着6908幢建筑,其中民居占多数。很多古建筑,没有倒在文物贩子手中,却因为年久失修和人为损坏而倒下。

    一位文物专家称,省级以下的文物保护由地方财政维持,而早些年,政府财政拿不出钱保护,对应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区县一级也不敢将它们列入,有些区县不得不将已列为文物保护的古民居从保护名录中取消,因为一旦列为保护单位,政府就应承担相应责任。

    【反思三】现行制度能否保住古建筑流失

    成龙购买10幢古建筑是在20年前,此后建筑迁至香港,为给这些宝贝找个好下家,他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其他的许多徽州古建筑就没这么好运了。时至今日,流失仍在发生。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罚款上限是50万元,一幢动辄上百万的古建筑,加之宅基地的价值,罚款在开发商的眼里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此外,县级及县级以上政府设立专门文物行政部门的仅有四分之一左右,文物行政管理人员平均每县不足3人。古徽州区域内古建筑点多、面广、量大,保护和管理的难度大。

    【反思四】新加坡为何能让成龙动心

    成龙曾说:“没有一个人到人家的国家,把人家的文物给抢了……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可他为何“几乎有冲动把其余那六栋也捐给他们”,甚至认为新加坡是古建筑的“最好归宿”?

    1971年新加坡制定《保存古迹法令》,1989年制定《市区重建局法令》,再到1998年的《规划法令》,新加坡除了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护古建筑之外,对于法令执行的一贯性和严肃性,使得一个原本缺乏历史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如今让每一个去过的游客为其对古建筑的保护感到震撼。

    除了严格的法律及执行力,新加坡方面也拿出了极大的诚意。成龙在新加坡实地察看拟捐古建筑的安置地点后大受感动。新加坡不但主动伸出橄榄枝,还提出将藏品当作教育材料,让建筑学学生作为研究参考,一所外国高校对于中国古建筑的重视令我们汗颜。有了之前在内地想捐捐不出的遭遇,不难体会成龙面对新加坡的盛情,是多么纠结。(乔剑韩畅)

    保护古建筑三大难题

    1钱省级以下的文物保护由地方财政维持,而早些年,政府财政拿不出钱保护。

    2人县级及县级以上政府设立专门文物行政部门仅有四分之一,文物行政管理人员平均每县不足3人。

    3罚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罚款上限是50万元,一幢动辄上百万的古建筑,加之宅基地的价值,罚款在开发商的眼里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