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另一个看点是16年来第三次开启大门,吸纳“新成员”。哪些城市有望获得“长三角”的“户口本”即将揭晓。我省芜湖、滁州、淮南三市提交了加入申请。其实,1997年协调会刚成立时,滁州就提出了“入长”意向,2004年芜湖也正式提出了申请,而距离上海500多公里的淮南也非首次申请。这张长三角的“户口本”为何成为香饽饽,来听“门里人”和“门外人”怎么说。
门外人
【芜湖】
只要门对安徽开我们最有希望
2005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之前,等待在“入长”门外的城市多达10个,这其中就包括芜湖。那一次,会上并没有讨论吸纳新成员这一议题,芜湖失望而归。这一次,芜湖不愿再一次错过机会。芜湖市招商局副局长杨克兵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要大门对安徽开启,芜湖就最有希望。”
如今在长三角经济协调会上,芜湖是观察员的身份。杨克兵告诉记者,早在2004年芜湖就正式向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提出申请。他说,今年大门再次开启,只要吸纳安徽的城市,芜湖就最有希望。
杨克兵的底气来自于芜湖的实力。如今芜湖经济总量已经稳居全省第二。“在中部城市中芜湖的经济增速是最快的。”2004年曾出台过一份“入长”的规程,其中提出经济总量、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经济联系强度系数等经济指标是衡量其能否加入长三角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芜湖早已达标。
杨克兵说,如果正式“入长”,芜湖将增添一块“金字招牌”,“这对于芜湖的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经济转型都是有好处的。”杨克兵还认为,“入长”还能为芜湖提供更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同时在国家政策资源层面也将赢得更大的空间。
【滁州】
无缝对接南京“入长”重要砝码
金陵锁钥,江淮保障。自古滁州就和南京一衣带水。在城市介绍中,滁州如今又多了个头衔——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 “不仅仅是南京,滁州和整个长三角地区各方面合作早已全面展开。 ”与南京等多个长三角城市多年合作,将成为滁州此次申请“入长”的重要砝码。
滁州近年来一直把东向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滁州此次申请“入长”的优势,滁州发改委经协办副主任范德胜说了两个数字。 “滁州的招商引资项目中,长三角地区占到70%;滁州外销产品中,销往长三角地区的也占到70%。 ”
据统计,目前滁州市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共建园区近30个,其中总投资达1300亿元的苏滁产业园是最亮眼的合作项目。
在城市发展上,滁州近年来一直与南京展开多方面合作。“2011年,我们就和南京实现了公交IC互通合作。 ”滁州正在和南京方面启动城市轻轨建设意向。在旅游合作上,滁州市重点打造的琅琊山风景区、凤阳明皇陵等景区在南京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长三角游客占滁州旅游客源的3/4以上。
【淮南】
打出历史牌“合淮同城”为跳板
淮南距离上海500多公里,是此次申请“入长”最远的城市。然而,淮南市却从不认为自己在与长三角的接近性上缺乏优势。他们称:上海的简称“申”都是取自葬于淮南的春申君。另外,作为能源城的淮南一直以“皖煤东运、皖电东送”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支撑。
淮南市发改委主任胡东辉介绍,葬于淮南的春申君在吴地多处“留名”。“比如黄浦,以及上海的简称“申”,都是因纪念春申君黄歇而得名。”自古淮南和江浙沪一带历史文化相连,淮河文化与吴越文化相融,交流不断。
淮南作为能源城市每天都在和长三角地区发生联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皖能东输”。淮南历来是长三角地区能源供应基地。胡东辉介绍:“2012年淮南发电量达525亿千瓦时,其中一半以上输送到长三角地区。”
在淮南看来,2008年提出“合淮同城化”有先见之明。 2010年,合肥成功“入长”。
胡东辉说,淮南申请“入长”是皖北内陆城市主动接受沿海发达辐射。据相关统计,截至2012年,淮南与长三角地区合作项目累计达400多个。
门内人
【马鞍山】
两地市民就医将享同城待遇
2010年“入长”的马鞍山是“门里人”。“入长”给马鞍山带来了哪些变化?马鞍山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汤克锐用八个字形容“深度融合,互惠共赢”。
同城热恋
马鞍山与南京的“同城热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南京商场的大巴开到马鞍山,马鞍山的公交车开到南京,两市市民养老享受同城待遇,去年下半年,马鞍山与南京的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办医,南京的专家定期到马鞍山坐诊……这些深入的融合,即使作为普通老百姓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加入马鞍山市的‘智囊团’,现在与这些高校的产学研项目达到900项。 ”汤克锐说,诸如此类都是马鞍山融入长三角带来的新的发展动力。
参与分工
汤克锐告诉记者,马鞍山引进的省外资金有61%来自长三角。在马鞍山,像苏果、雨润这样的南京企业随处可见,南京乃至江苏省的企业,已全面参与到马鞍山市机械、化工、纺织、服装、房地产等各行各业谋求新的发展空间。
马鞍山的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汤克锐说,马鞍山将铁基新材料作为首位产业,正是要参与长三角分工,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为长三角的制造业提供配套。此外,当涂、和县的农副产品是长三角一个重要基地。
共同话题
接下来马鞍山还有一系列的动作。 “郑蒲港正在加快建设,马鞍山要打造江海联运中心,上海也提出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我们可以给他们配套,共同话语很多。 ”汤克锐说,马鞍山要打造“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此外,马鞍山还与南京建立了公共卫生事件联动机制,在医疗方面的合作今年还将深入推进,两市市民持卡就诊有望年底实现同城待遇,同时在人才培训、环境保护、石臼湖开发等等方面也正在积极展开合作。(张沛 强飞 马飞 欧阳武静)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