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成了“食堂”
43岁的老胡来自四川。据救助站的人说,3年前他在老家办了低保,不过他说:“每月60多元钱,还不够几包烟一瓶酒。还是深圳好。”老胡经常早晨从救助站出去“找工作”,到中午或晚上的“饭点”,他准时回来,告诉大家工作又没找到。而老赵则是深圳户籍,是退伍兵,低保等福利都有,不过单身的他不愿开伙嫌做饭麻烦,经常到救助站吃热饭热菜。
因各种原因成为救助站常客的,深圳救助站目前有10多个。市救助站副站长杨小明说,救助站的职责是“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与社会福利机构不同,他们对这些“常客”做工作,甚至驻站社工们也参与说服工作,希望身体健康、头脑健全的他们自食其力,但收效甚微。按照自愿救助、人性化救助等原则,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但杨小明认为,救助这些“常客”是对救助资源的浪费,对其他受助人员权益的也是损害。
市民建议“不劳不食”
退休职工任政华大姐参加求助站开放日活动时说:“又难过又愤怒。看到那些孩子就觉得可怜,可看到那些身强力壮的中年男人有手有脚本应自食其力,却让政府拿纳税人的钱白养他们。”
任大姐的观点得到不少参观市民的共鸣。有市民建议救助站,设置一个手工作坊工厂,那些能劳动的人要工作,让他们不劳不食。同行的苑女士也说,作为深圳的老职工,他们在企业奋斗很多年,退休后拿着微薄的退休金,对这些人不应无限制地救助,要让他们劳动或帮他们找工作,要节约社会资源,解决百姓遇到的各种民生困难。
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有想法可以理解,但按照国家规定,不能强制被救助人员从事劳动,这是政策,不可逾越。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