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四鳃鲈鱼有望游回餐桌

2013年04月15日 07:52   来源:文汇报   

  与上海市民阔别多年的松江四鳃鲈鱼,不日有望游回上海市民餐桌。日前,记者在海安中洋集团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基地看到,大群仔鱼在池中欢快地游着,而75克左右的成鱼则静悄悄地“潜伏”在水池中特意安放的瓦片下。中洋集团总裁钱晓明告诉记者:松江四鳃鲈鱼的人工大批量繁养殖获得重大突破,又一种长江珍稀鱼类可以摘掉“濒危”的帽子。

  “种群北移”,野生鱼种来自长江以北

  松江四鳃鲈鱼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唯一的四鳃鱼类,而且是底栖性鱼类中唯一的洄游性鱼类,名列“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首。因其肉质鲜美,在历史上留下了文人墨客大量的诗句。陆游在《初冬绝句》中写道:“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例缘乡味忆还乡”,苏轼在《送吕昌朝知嘉州》中也有“得句会应缘竹鹤,思归宁复为莼鲈”的佳句。而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则将其写入《本草纲目》:“松江四鳃鲈,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益肝肾,治水气,安胎补中,多食宜人。”这使得松江四鳃鲈鱼成为明清时的贡品,而松江当地秀野桥下的四鳃鲈鱼,更成为松江四鳃鲈的代表,有“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何处佳肴堪与比”之说流传至今。

  中洋养殖基地副经理秦桂祥为记者解释道,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鱼类确实会出现“迁移现象”,从生态环境不适合生存的江河向生态环境较适宜生存的江河转移,就如陆上动物因干旱向水草丰美的地域迁徙一样。松江四鳃鲈鱼原本就生活在钱塘江口以北的长三角沿海水域。原来在长江口洄游的松江四鳃鲈鱼,在上个世纪末向北实现了“种群迁移”。虽然海洋生存阶段区域大致未变,但洄游路线因为长江流域的污染而发生北移。目前,中洋引进的四鳃鲈鱼野生鱼种,来自长三角以北的水域。

  孵化周期长,繁育养殖难度大

  前些年,媒体就曾报道过松江四鳃鲈鱼人工繁育成功的消息,但大批量的人工繁养殖仍未获突破。秦桂祥告诉记者,如果无法实现大批量的人工繁养殖,濒危鱼类仍难逃“濒危”甚至灭绝的命运。

  为了突破这一技术难关,中洋集团3年来投入了数百万元科研经费,对松江四鳃鲈鱼的生活习性、生态习性、生理特征、生长发育规律、鱼病防控、养殖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摸索出了从繁育到养殖的全套工艺及核心技术。

  松江四鳃鲈鱼的大批量繁育养殖难在哪里?秦桂祥告诉记者,松江四鳃鲈鱼为一年生鱼种,也就是它的寿命通常只有一年。每年秋季,它从东海洄游进长江,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到3月初进入产卵期。交配时,雄鱼负责营造“巢穴”,吸引雌鱼与其交配。在此过程中,雄鱼之间为争夺雌性配偶,甚至会像陆生动物一样发生争斗。而其“巢穴”为散落江底、河底的瓦片、树枝、石块等物构成,特定的“穴居”空间不仅提高了鱼卵的受精率,而且使松江四鳃鲈鱼得以躲避江河水体里上、中层较大型鱼类的侵害,并使其觅食小鱼小虾时更具隐蔽性和突然性。

  松江四鳃鲈鱼由于自身鱼体较小,一次排卵量不到1000个,大大低于河豚鱼一次排卵20万粒和刀鱼一次排卵14万-17万颗的数量。而且其受精卵的孵化期长达24天,其他鱼类受精卵孵化破膜的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超过10天就被认为是“死卵”。排卵量少而孵化期长,这些都为松江四鳃鲈鱼的“传宗接代”增加了难度。破膜而出的鱼苗可自行觅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一个月左右可长成具有成鱼的花纹、体形和主动捕食能力的幼鱼,其时为4月份左右,江河水温回暖到18摄氏度左右,饵料和小鱼小虾较为丰富,使其得以快速生长。夏天到来以后,松江四鳃鲈鱼游向大海,生活在离海岸不太远的盐度为35度的浅海区,进一步发育成熟,直到秋天再洄游进长江。在每年春节后交配产卵,完成其生命历程。

  海安濒海,地下水偏碱性,正适合养殖在碱性水生活的松江四鳃鲈鱼。而中洋集团要突破松江四鳃鲈鱼大批量繁育养殖的“瓶颈”,还必须从人工培育浮游生物开始,到成鱼每天享用的活鱼活虾,以解决其生长进程中不同年龄段的食料,这一研发过程艰巨,而养殖成本高昂。但松江四鳃鲈鱼没有肌间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鱼刺”),又以活鱼活虾为食,因此肉质鲜美少刺,大概是它数百年来为文人墨客赞誉的原因吧。

  “开发式保护”,守护长江物种多元化

  中洋集团在研发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生命现象。如:松江四鳃鲈鱼的成鱼长度通常为12-14厘米,重50克-75克,而河豚鱼的成年鱼体要比它大10倍左右;但松江四鳃鲈鱼排出的鱼卵要比河豚鱼鱼卵大10倍左右,这“幼年”和“成年”的巨大反差说明了什么?还有,中洋集团已经初步实现了长江刀鱼的人工批量繁育,但他们发现:人工繁育的子三代刀鱼,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鲜美度,而口感和鲜美度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

  钱晓明总裁告诉记者,这些将是他们进一步科研攻关的内容。25年前,中洋集团起步从事养殖业仅仅是为了挣钱;后来开始人工繁养殖河豚鱼是为了找到赢利点,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再后来,规模为全国第一的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基地,已经实现了批量化人工繁养殖中华鲟、扬子鳄、娃娃鱼、胭脂鱼、刀鱼、鲥鱼、松江四鳃鲈鱼等长江八大珍稀鱼类,探索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而如今,中洋集团更多的是一种物种保护的自觉,要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中洋集团走的“开发式保护”道路,是让企业在“研究式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运作,让企业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记者 郑蔚)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