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南海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南海进出口42.9亿美元,占同期佛山市进出口比重的32.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1%。一组数据显示,占出口商品64%的机电产品在一季度出口货值下降达25%,直接原因是去年同期占机电产品出口第一的奇美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线转移,直接影响2.34亿美元出口额。
“奇美电子生产线转移、南海外贸进出口下降,意味着需求减少,企业产能将下降,企业需要对目前全球生产环节的转移作出调整。”
而来自南海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来南海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内陆地区,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领域,佛山企业不再是最佳选项。
1
奇美转移
整机生产变为模组配件生产
记者从南海检验检疫局获悉,第一季度南海共检验检疫商品3.21万批,货值20.76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6.98%和4.33%。其中出口商品2.43万批,货值10.81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9.74%和19.57%。
据该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剔除奇美光电因素影响,一季度出口机电产品总货值减少593.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6%。
据知情人士透露,南海奇美电子2010年出口达到最高峰13亿美元,2011年生产线开始转移,出口逐步下降至9亿美元左右,2012年上半年液晶电视停止出口,2012年8月份则全部停止出口液晶电视和显示器,2012年全年出口仅为5亿多美元,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生产线大部分转移到重庆和惠州,整机生产线设备部分迁移到重庆,部分迁回台湾。
“受生产成本的因素以及其母公司富士康公司整体战略调整,现在南海奇美电子主要生产液晶模组,由之前的整机生产改为生产配件,液晶模组主要供应重庆惠州等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海平板液晶显示器产业链发展。”该人士说。
2
存在问题
需求减少产能下降 企业需调整生产环节
“奇美电子生产线转移、南海外贸进出口下降,意味着需求减少,企业产能将下降,企业需要对目前全球生产环节的转移作出调整。”南海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来南海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内陆地区,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领域,佛山企业不再是最佳选项。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出口部负责人林海清就表示,对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问题,志高也在考虑把组装工厂开到相对比较便宜的国家去。
这样的趋势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表现得中尤为突出。中美玩具厂厂长李贤佳表示,2008年之前,中美公司多时一天出口20个40呎大小的货柜,如今一天只能出口10个货柜左右。近年来玩具行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和人力成本的快速增加。去年感觉压力最大,今年可能继续增大。因为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的趋势在这里,暂时不会改变。“最近有传闻一些大型外资公司要撤出中国,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的趋势。”李贤佳说。
南海一家灯具厂去年就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进入贵州。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由于当地年轻劳动力不愿出省打工,一个地级市往往有几百万富余劳动力,企业搬迁生产基地,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此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缓慢复苏,特别是提高国内人口的就业率,一些制造环节也慢慢流回本土。
3
企业建议
提升产品质量、调整战略布局
对于目前制造业面临的各种压力,联邦家私集团副总裁李晓希说,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会有调整,要客观认识这个自然规律。经济发展的规律就是机会和财富总是向低洼的地方转移,佛山是全国外贸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发展到今天,以前的优势现在已经不明显,全国都在招商引资,作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结构性分解,比如联邦家私近年就到比较成本更低的山东等地投资设厂。
“从国际上看,美资企业回撤,偏重制造业,特别是中高端制造业,民众也希望制造业回归。我们的进出口经济享受了十几年最好的时光,但这个具有不可持续性,缺乏继续支撑高速发展的驱动力量。土地、材料、人工越来越贵,这个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在他看来,从企业来看,出口短期内可能还会增长,但长期来看不确定因素很多,企业应及早采取应对措施。此外,越是经济不景气,越是不能放低标准,降低产品质量。“马来西亚很多行业进出口所占比重比中国大,产品比中国还要贵,但这次受到的冲击却没有中国明显,那是他们更多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不过,从地区来看,佛山今年进出口排名不佳,但反过来看,说明佛山经济对进出口的依赖没有那么大,反而相对更健康稳健。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大方向改变不了,林海清则建议可以采取一些对冲的措施,到外汇市场做一些保值的操作。
这些年,“出走”的佛企
2007至今,受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大量的陶瓷企业生产线外迁。
2011年之后,在楼市调控、企业“用工荒”、土地和人力成本上涨、卖场扩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佛山家具企业抱团走出去,向中西部投资。
2008年至今,原由港澳台在佛山投资的一些鞋企、服装厂,在金融风暴中,受成本和利益再选择的驱动,有关停、外迁的情况。
这一种情况中,以最近的普立华部分生产线外迁和翔合鞋业结业为代表。
普立华
普立华
近况:生产线搬迁于春节后开始将至6月
佛山普立华成立于1990年,是台湾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佛山市物产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2006年12月并入全球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成为其第九事业群———机光电事业群。普立华是佛山照相机产业的明星企业,佛山能发展成为中国照相机重要的产业基地,这家企业功不可没。这家纳税超亿元的企业,计划将不超过一半的产能搬迁至山东烟台。
翔合鞋业
翔合鞋业
近况:3月,翔合的南海工厂结业,大部分设备已转到成都分厂
翔合曾是南海区纳税企业前30强,纳税多年来超千万;曾是南海平洲鞋业的翘楚,多次受到政府肯定;它也曾是工人心仪的高薪稳定企业,2008年金融危机都不曾裁员。企业发展高峰2007年达到2800多名员工。2008年后珠三角“用工荒”开始加剧,佛山也开始实施“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战略,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鞋业公司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开始向内陆迁移,在成都建设新厂。
■观察眼
产业巨头迁移
政府如何应对
南海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奇美集团在南海投巨资建设的一个光电项目,是南海液晶显示器这一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奇美作为台湾知名的液晶面板制造巨头,2006年南海将其引进,曾一度创造了68天签约奇美的传奇故事。当时,以本田为龙头的汽配产业,以东芝-TCl为龙头的小家电,以及以奇美为龙头的液晶电视产业,成为南海三大新的支柱产业,被外界称为南海的“三驾马车”。
在2006年奇美电子进驻南海后,引来一批上游配套项目在这里聚集,南海开始酝酿它的液晶产业梦——借助奇美带动液晶显示器产业群千亿的生产链。
然而,这个梦还没有走完十年,就已出现了变数。
2010年,奇美电子为富士康所收购,为这一起变数埋下重要的伏笔。被富士康收购后,从富士康战略整合及新布局考虑,奇美液晶显示器、电视等都逐步迁往昆山、惠州和重庆,然后将深圳龙华的中小模组迁移至南海生产,南海奇美的出口额也由2010年最高峰时期的13亿美元下降至2012年的5亿多美元。
奇美落子南海,正是广东液晶产业要完成对长三角赶超的一个重要选择。当年,TCL、康佳等彩电企业为了就近采购,纷纷赴江苏、安徽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广东平板电视产业一度面临外流的风险。于是,在TCL的牵线下,奇美落子南海。
从行业来分析,广东的电视厂商主要集中在深圳,奇美最初的投资意向也是深圳,但最后因南海招商政策较优,奇美就选择了南海。本来答应到南海设厂的TCL最终没有成行,并开始自己投资建设液晶模组工厂,而同样答应到南海的海信也将工厂设在了顺德。这就导致当年想着通过奇美来撬动整个液晶产业上下游在南海的聚集愿望并没有很好地达成。
项目投资,当然首要是考虑市场之手,项目首先是看中投资的市场而来,其次,项目投向哪里,又会因政府之手而有所变动。对一些重大项目前来华南区域的投资,省内城市这几年很多时会“争抢”,比如一汽大众华南厂项目同样经历了多轮的争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内耗。有政情观察者称,江浙地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同样也有很多优惠的政策,互相之间也会有“争夺”,但很多时候,城市之间会针对如何能更优地发挥聚集效应去协调项目应该落在哪里。奇美项目一开始希望形成的聚集效应,却因城市之间对招商项目的争夺,政府之手并未能强有力地达到其统筹目的。
尽管南海奇美如今出口遭腰折,我们也暂难以下定论,南海奇美未来发展将会如何。毕竟,当下正是富士康针对全国产业链条进行重新整合布局的关键时期,这是企业基于利益与成本的再选择,这种调整当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其效应目前还不能完全显现。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