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仙游后山村"公益性"墓区公开叫卖 未整顿

2013年05月16日 16:27   来源:福建日报   程枝文
    农村公益性公墓只能安葬本村死亡居民的骨灰或遗骸,不得对外经营。可仙游县盖尾镇后山村占地20亩的“公益性”公墓区,竟打出广告公开高价叫卖。由于违规操作,去年2月,该公墓区被相关部门叫停,但至今迟迟未见整顿结果。与此同时,已故村民的骨灰或遗骸却无处安放,导致村里乱建坟墓现象日渐严重——

    公墓区为何不姓“公”?

    近日,仙游县盖尾镇后山村的部分村民向本报反映,称该村从2010年起开始建设的公益性公墓,去年建成后,不但不安置本村死亡村民的骨灰或遗骸,还在马路边拉起大幅广告,公开高价叫卖。由于村民纷纷举报,去年2月该公墓被相关部门叫停,可1年多过去了,至今未见整顿结果,导致已故村民的骨灰或遗骸无处安放,山上乱建坟墓现象日渐严重。

    接到村民投诉后,记者随即前往实地调查。

    4月23日下午,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后山村。沿着村道走了一会儿,记者就看到一条4米多宽、新修的土路直通公墓区。远远望去,左边郁郁葱葱的山坡上,赫然竖立着一排排白色的石碑。走近一看,记者发现,这片坐落在山脚下、紧挨着农田的公墓区被划成许多方块,方块内杂草丛生,有些野草甚至高至齐腰。不少方块内还散落着建墓碑的原材料,以及从远处拉来的一堆堆黄土。整个公墓区一片荒凉。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该公墓区已荒废1年多了。“这两年村里死了人,遗骸无处安放。可这里这么大的一块公墓区却放着不用,真是太可惜了。”他说。

    2009年,莆永高速公路建设时,后山村被征地块中有不少坟墓需要迁移。为了安置遗骸,经后山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2010年4月,占地20亩的后山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通过仙游县民政局审批。去年初,公墓区建成并陆续投放使用。

    那么,这块公墓区为什么被搁置?一位吴姓村民说,该公墓区因涉嫌经营性行为被叫停。

    据了解,农村公益性公墓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划定为火化区的村民提供骨灰安葬和为非火化区的村民提供遗体服务的公共墓地。国家《殡葬管理条例》第9条明确规定,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

    记者在公墓区走了一圈,发现整个公墓区已立起12座墓碑,其中3座刻有名字。记者抄下墓碑上的名字及相关信息,询问了多位后山村村民,他们均表示“不是本村人”。其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虽然后山村公墓区在审批时属公益性公墓,但该村自然死亡的村民遗骸以及莆永高速公路建设时需迁移的那些遗骸,想要葬入公墓区,都需交纳每座墓穴3万多元的费用。由于价格太高,至今没有一位本村村民花钱买墓穴。仅过去的两年间,村里就已偷偷建了好几十座坟墓。

    一方面,大型公墓区长时间被搁置;另一方面,村民乱建坟墓现象频现。对此,后山村村主任吴开珍表示很无奈。他说,县里要求后山村以莆永高速公路贯通为契机,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因没有资金补助,村财又较困难,他们只能引进社会资金,目前已投入近200万元。公墓区建好了,自然要收费。每座墓穴3万多元的价格,是几位股东一起商定的。本村村民觉得价格太高,只好违规在山上乱建坟墓。

    盖尾镇镇长黄明华告诉记者,后山村公益性公墓是由当地村委会提出申请,经镇政府初审,报县民政局同意后予以批准建设的。得知该公墓区对外经营后,他们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叫停。

    仙游县民政局殡改办主任苏剑春说,去年2月,接到村民举报后,他们就发出了整改通知,要求后山村公墓不得搞变相经营。原先公墓区申报中涉及的果场、耕地部分已取消建设,实际建设用地由原先的20亩减至5亩左右。由于后续建设资金未跟上,公墓区只能暂时维持原状。

    苏剑春还告诉记者,即使公墓区整顿完成,入葬公墓区也不是完全免费,其收费项目及价格将由县价格主管部门综合建材、人工、绿化、管护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建立银行专户,所收取的费用将全部用于公墓的管理、维护和建设。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