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一座城市又何尝不是?贺州市就活出“一口好气”。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首次发布《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对全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现状与变化趋势进行综合评估。报告显示,贺州、保山、郴州、梅州、河源、黄山等16个城市跻身全国空气质量最佳城市之列。
荣誉背后,是贺州市“守护空气”的不断付出。荣誉为贺州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证明贺州守护空气不是“空守”。
守护“空气”:
选择绿色发展之路
有位来自北京的李教授,在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一处山沟沟里,隐居10多年。
大都市的教授,为何跑到山沟沟里隐居?这人莫不是遇到什么挫折,或性格孤僻,而选择避世?记者翻山越岭去采访,发现老人家乐呵呵的,没有啥挫折,也不是孤僻,就是喜欢在贺州呼吸这么一口新鲜空气。
“我有啥挫折,你看我孤僻吗?”李教授神清气爽,朗声笑道,“我女儿在美国,老婆在深圳,我在北京也有房子,就是在这山沟沟里,我开的也是越野车。啥都不缺了,就缺这口新鲜空气,离开这里,吸不到。”
早在2002年,李教授旅游到贺州,下车一呼吸,这儿的空气让他立即着迷。“一个字,爽!”他说。
贺州生态好不好?的确好。贺州境内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栖息有野生动物49科176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有鳄蜥、黄腹角雉等7种。广西4个森林大县(区)中,贺州市就占两个。贺州多年来空气优良率都达100%,有“华南地区最大天然氧吧”之称。贺州饮用水质优良,达标率100%。
老李说:“现在,北京老人喜欢吸氧。到人工氧吧吸一个小时几十元,但在贺州免费。上次我老伴来,我带她去过姑婆山走一走,在山里面差点晕了。你说咋了?醉氧。”
老李并不知道,他能呼吸上这口新鲜气,贺州人民可是付出不少努力。
贺州干部换了又换,可不换的是绿色发展的理念。贺州市历任领导,都把生态看得比GDP重。早在3年前,贺州即把发展循环经济写进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部署。
贺州领导坦言:“随着国家在生态保护方面越来越精细的政策,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人认为生态保护是发展的绊脚石,一些人则认为生态优美是优势。”
第二种观点显然在贺州发展中占据绝对优势。贺州市委书记赵德明说:“生态优势是贺州的核心竞争力。”
市长白希表示:“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当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式,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
赵德明刚到贺州上任不久,他到贺州的所行所言,生态环境常挂心间。正是他,率先发起“扫地”行动,口号是“扫地扫天扫江河”。他履职不足半年,为治理贺江,断电整改数百家企业,拆除多处挖沙点,亲自带头扫大街。
3月,贺州又掀起植树高潮。贺州市抓住当前春季造林有利时机,先后组织开展了“春节上班第一天植树”、“春季大种树”、“3·12”植树等一系列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0万人,种植树木68万余株。同时,贺州市还加强对种植苗木的管护,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全市绿化景观效果。
现在,若您走进贺州,所有县(区)都是“森林县城”,所有乡镇都是“森林乡镇”,所有村庄都是“森林村庄”。即便是城市里的单位、小区,哪一处不是绿莹莹的?
目前,贺州全市有林面积86.54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4516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2.46%,森林覆盖率远远高于全国及广西的平均水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8%,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9平方米。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