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广东组工网日前发布《广东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公告》。公告列举了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的7种主要表现形式。此次调查是根据中央编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部署作出的决定,由省编办会同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委组织部、省府办公厅、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计厅等部门开展核查工作,并将于近期赴省直单位进行实地核查。为全面核准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信息,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欢迎如实反映省直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核查机构将对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反映人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重点核查7种违纪违规现象
公告列举了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的7种主要形式,包括:“吃空饷”;超出编制限额录用、调任、转任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违规增加编制或设置机构;擅自变更机构名称、规格、性质、职责、权限,加挂牌子等;上级部门违规干预下级机构编制事项;违规挪用下级编制。
其中,列在首位的“吃空饷”为人诟病已久。俗称“吃空饷”,主要是指通过占用编制采取以无报有、以少报多,重复报领等方式冒用、冒领、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它既是机构编制违纪行为,也是组织人事和财经违纪行为。“空饷”被单位吃了,属于单位“吃空饷”,“空饷”被个人吃了,属于个人“吃空饷”。
“吃空饷”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公告列举了6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在编不在岗,个人仍然领取、他人冒名领取或单位截留财政拨付工资的,包括擅自离岗、长期旷工、停(带)薪留职、雇用他人顶岗而在外从业、以借用为由长期不上岗、在外进修学习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未经批准提前退养或长期病休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等;退休、开除、辞职、辞退、自动离职、失踪、死亡却仍骗报为在编在职人员,由个人领取或单位截留财政拨付工资的;到龄不办理退休(经组织批准的除外),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财政拨付工资的;长期事假或受党纪、政纪、法纪处分未按规定进行相应工资调整的;已经调出却在原单位和现单位领取双份工资,或跨单位、跨系统借用后双重或多重领取工资的;虚报人员骗取财政资金的。
我省早已网上公开编制信息
早在2010年,我省即制定了《广东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要求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根据该办法,2010年5月、7月、9月底前,要分别建成省直机关及省直机关后勤服务机构、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省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分别由省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导入系统并核准确认。
2010年底,省编办即在其官方网站(www.gdbb.gov.cn)公开了48家省直机关及其21个下设机构的编制实名制信息。根据2011年3月官方通过媒体公布的消息,当时公布的编制信息中,上述机构实有人数与单位的编制数基本对应。此举,当时被誉为广东机构编制信息公开迈出的第一步。
而根据省编办今年3月发布的消息,为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从源头上预防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违纪违规问题发生,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我省已出台了《广东省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办法》,要求明确各级、各部门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事项的承办单位;明确公开的内容种类;有效衔接《信息公开条例》和《依申请公开工作规程》等规定的公开方式和程序,强化《办法》的可操作性;强调机构编制部门和监察部门对信息公开的监督职责,以及群众投诉举报的权利和途径。
分析
“吃空饷”问题成因复杂
此次清理“吃空饷”是自2005年以来,我国再一次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2005年,中央编办决定在全国开展清理事业单位“吃空饷”的问题。
我国大范围清理“吃空饷”的问题,源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倒逼”。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到2015年,拥有在职人员3100多万人的事业单位将要全部完成分类,届时除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之外,其他事业单位将转为企业或划归至政府机构。“吃空饷”正成为财政资金流失的黑洞,这个问题不摸清、不解决,事业单位改革恐难取得预期的成效。
“吃空饷”问题产生的成因复杂。其一,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一度允许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并保留几年的工资待遇。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首次出现大范围“吃空饷”的现象。其二,上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时从下级借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仍然由原单位发放,这在客观上为“吃空饷”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其三,目前我国县乡两级对领导干部的年龄有“刚性”要求,领导干部退到二线实际上是几乎“不上班”了,但所有工资福利仍然按照在职对待。这也给“吃空饷”留下了余地。
“吃空饷”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编制不透明,对人事和财务状况的监管不力。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