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京部分医院挂号预约期缩至7天

2013年05月20日 08:36   来源:京华时报    

  “预约周期缩短到7天了?不用再等3个月了?”昨天上午,登录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准备挂号的张先生惊讶发现,北医三院骨科号预约期已经缩短至7天。记者获悉,该网站升级后,11家医院已经将预约周期大幅缩短至1个月内。据统计,其中5家医院缩至28天,3家缩至14天,还有3家则缩到了一周内。

  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今年大医院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行预约周期精细化,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京华时报记者李秋萌

  11家医院调整预约期

  记者登录预约挂号统一平台看到,目前该平台共有141家医院上线,其中三级医院72家,二级医院69家。每天放号总量共10万多。有11家医院的预约周期由最初的3个月缩短到了1个月内,甚至是7天内。需要留意的是,这些医院的不同科室预约期限不尽相同,如协和医院预约周期是14天,但中医科门诊等部分科室的预约周期是7天。

  记者了解到,部分医院的“分号”或“本院”的预约周期还是91天,如同仁医院南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已经预约成功的患者就诊仍按预约日期即可。

  市卫生局表示,缩短预约周期主要是为了遏制号贩子和避免患者爽约。

  预约周期还将精细化

  张先生近一个月内连续预约了三次朝阳医院的号,包括眼科、呼吸科、消化科,每次预约都很顺利。“基本一周内都有号,不论是主任医师还是知名专家,而且医院会在预约时告诉我就诊时间,预约的还能先就诊。”张先生说,缩短预约周期确实方便了患者。

  家住朝阳区的老胡患有类风湿,长期在北医三院骨科看病拿药。“3个月内挂不上主任医师号是常事儿。”老胡说,“这要是有个急病啥的谁能等上3个月啊?这回好了,网上预约周期缩到7天了,勤刷网站就行了。”

  记者注意到,预约“人气王”如北京中医医院、广安门中医院尚未加入此行列,该医院的鼻炎、针灸等热门科室3个月内的号已预约满。北京市卫生局表示,今年大医院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行预约周期精细化,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其他三大变化

  可按疾病预约

  为方便患者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室预约,此次统一预约挂号平台保留了原来的按医院预约挂号功能的同时,新增了按疾病和科室预约功能。点开“按科室预约”,有将近30个一级科室可选,一级科室下面又细分二级科室。

  对于只知症状但并不确定自己是什么病因的患者,平台新增了“按疾病预约”功能,可看到每个科室下面的疾病分类,比如内科就有13个分类。同时,每个分类下面又有更为细致的划分,其中,心血管内科就囊括了15种常见疾病。点开想看的疾病栏,即可选择医院。记者在搜索栏中输入“青光眼”,网页自动弹出11家可选医院,包括同仁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医三院等,其中具体到相关科室,如同仁医院推荐有青光眼科和眼中医科,北大人民医院推荐有眼科门诊。

  可查爽约记录

  在升级后的预约挂号平台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开了“个人中心”。在成功注册了预约挂号平台网站后,只要点击首页顶端的“个人中心”,即可进入页面,了解自己的预约以及爽约记录,同时能查询停诊信息,还能收藏感兴趣的医院。

  预约挂号平台网站首页还列有热门医院和热门科室,意味着号源紧俏,患者应有选择地进行预约。

  可按区搜医院

  患者可以按医院所属类型、区域或等级来搜索想预约的号源,如搜索朝阳区的三级医院,会显示出符合条件的14家医院。

  此外,“按医院预约”也增加了服务内容。比如提示预约周期、放号时间等。同时,还有医院的位置图,也有交通提示“引路”。如果没有预约到自己想要的号,那么在左侧还有“备选方案”,会有“同级医院”、“同区域医院”及“同类别医院”可选择。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