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已行至关键节点,经济结构亟须升级转型,经济增长亟需寻求新的动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说启动新一轮改革已成为共识,那么,改什么、怎么改,发力点何在?这不但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走向,也关系到改革红利能否如预期释放。为此,本报组织“聚焦改革”系列报道,从激活民间资本、公共产品供应和定价以及破解养老难题等角度,为读者探寻相关改革的思路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小微金融“瘦”身板难挑大梁
金改突破 疏通金融“毛细血管”
一边是民间资本缺乏出路,另一边是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资金荒”问题难解。目前,浙江、四川等地正在试验一种“第三方介入”的新担保模式,盘活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输血”。同时,近期温州一批融资再担保中心、商业保利公司、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集中挂牌,试图打破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局。
不过,金融领域向民资开放的改革能否出现具有普适意义的范本仍存争议。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小微企业借贷的草根金融生态圈结构脆弱,企业间互相担保链条风险加剧,银行收贷、惜贷使企业“资金荒”延续。另一方面,风生水起的小额贷款市场尽管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受标准缺失和小贷公司逐利性局限等因素制约,原本应是金融“毛细血管”的小微金融多了一些类似商业银行的“硬度”。
业内人士分析,以金融改革为核心的顶层设计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只有放松监管,为小型金融组织机构的发展开拓空间,给予民间资本合法化地位,才能真正疏通小微金融“毛细血管”。张莉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