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科技厅充分发挥科技在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中的支撑引领与示范作用,按照“扶贫扶志并重,治穷治愚并举”的思路,近年来对其定点扶贫对象——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赛纳村持续进行科技扶贫,使该村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如今,赛纳村年人均收入已由2009年的3125元提高到5960元,年均增收945元。
赛纳村是一个有着十多年历史的移民村,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基础。为引导村民培育优势产业,省科技厅先后争取、安排、协调科技部、本级、海西州科技局科技项目资金450万元,实施了《青藏高原枸杞智能决策精量灌溉技术示范》等8项科技项目,同时,累计示范推广青稞、马铃薯等特色作物4000余亩。通过项目实施,基本解决了该村农业产业化瓶颈问题,为建立设施农业奠定了基础。此外,该厅还协助村委招商引资新建了1200平方米(200余万元)养猪场,特色果蔬大棚650座,改建500头仔猪繁育规模的繁育畜棚15座。
整村推进让村容旧貌换新颜。通过与省、州、县部门的协调沟通,省科技厅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和扶贫项目,争取各类投资近3000万元,改造危房220余户,维修院墙4400m,修建风能、太阳能互补路灯60盏,为村委会添置办公电脑15台,新建了30万元的健身广场及村幼儿园和民族刺绣手工艺品加工厂,改扩建党员活动室,通路、通电等“五通”均达到100%。
扶弱济困助力民生事业蓬勃发展。该厅组织省农林科学院、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通过多媒体演示、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分别就小麦、马铃薯等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和牛、羊、猪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进行培训,使群众逐步成为有技能、会经营、懂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协调青大附院与乌兰县人民医院签订远程医疗合作协议,搭建省县医疗合作平台,先后4次组织青大附院的专家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大型义诊活动;为村小学建立电脑教学教室,配备50台教学电脑,赠送了价值6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和文具;引导该村发展劳务经济,累计劳务输出1900余人次,劳务收入近900余万元。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