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昨日,柳州市环保局在人民广场举行“清洁水源,共责同担”主题宣传活动,并向公众发布了2012年度的环境状况公报,介绍上一年度柳州市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质量情况。据悉,去年柳州酸雨频率11.3%,为近20年来历史最好水平,从以前的“十雨九酸”到现在柳州已经变得越来越生态宜居。
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2%
2012年,柳州市环保部门对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年监测366天,其中优99天、良253天,轻微污染14天,天气优良率占总监测天数的96.2%,轻微污染天气占总监测天数的3.8%。监测数据显示,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要求。
去年,柳州市发布2011年环境质量公报时,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的统计方式和自治区环保厅统计口径不一样,即柳东小学子站和古亭山子站的数据,是否可以纳入城区空气质量计算平均值,还颇有争议。
今年的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48毫克/立方米,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要求是低于0.06毫克/立方米,这一数据也是柳州市有二氧化硫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水平,对环境贡献大。此外,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26毫克/立方米,比2011年下降了0.003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7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
从“十雨九酸”变成“十雨九好”
2012年度的环境公报中提到,降水PH均值5.65,酸雨率11.3%,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均为近15年来历史最好水平,柳州彻底实现了从“酸雨之都”向“生态宜居”城市的转型。其实,11.3%的酸雨率,也是近20年来柳州市最好的水平。
在柳州市环保局网站上,记者翻阅近20年来的柳州市环境公报发现,1992年的酸雨率为92.8%,时称“十雨九酸”一点也不假。到2003年时,曾出现过酸雨率15%的较好水平;而到了2005年,酸雨率又反弹至57.1%;从2006年开始至2010年,也就是“十一五”期间,柳州市酸雨率一路回落至17.2%;2011年略微反弹至17.9%;2012年再降至11.3%。
11.3%的酸雨频率,柳州可谓已经完全颠覆了“十雨九酸”的历史。也正是2012这一年,国家环保部有关领导到柳州考察时,评价柳州“基本甩掉了‘酸雨之都’帽子”。
镉污染沉淀物对水质影响不大
如果说酸雨是柳州花了十多年时间治疗的“慢性病”,那么2012年应对龙江河镉污染,则是柳州市应对突发环境“疾病”,做得最成功的一个“手术”。昨天,针对镉污染问题,不少市民还提问:那些倒入河中的东西对水质是否有影响?
柳州市环境监测站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从柳州市去年在柳江河上布设了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把以前一个月监测一次水质的效率,提高到了每4个小时一次。如果水质有异常,能快速地发现问题。从去年初镉污染事件发生至今,柳州环保部门从来没停止过对龙江河水中镉的监测,镉也没再超标过。
负责镉监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对镉污染时倒入水中的絮凝剂,已经把镉沉淀到河底。目前,柳江河水体中的PH值(酸碱度)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这些沉淀物在水体中也呈饱和状态,不会随意释放出镉离子污染水体。事实上,这一说法在当初向河中投放絮凝剂前,就通过了专家的认证。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如果要根治水底这些沉淀物对水体的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将淤泥掏挖出来,但这显然是目前的技术条件难以做到的。(记者 黄显巧)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