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走进观音桥的3D印像馆 几小时走出一模一样另一个你

2013年06月04日 07:56   来源:重庆晚报   

  走进观音桥3D印像馆

  几小时走出一模一样另一个你

■工作人员进行三维扫描,三维图像在电脑中生成。

■工程师在操作3D打印机

  照片、素描画、雕像,这些都弱爆了。如今3D摄影,几小时就可克隆出一个立体的你。昨日,重庆首家3D印像馆在江北区观音桥朗晴广场开业———只需要10分钟的3D扫描,等待几小时,就可以得到实体人像。

  打印自己送情侣

  “很新潮,也很真实,我想这是最好的纪念。”小伙高浩然带着女友来拍摄3D照。女友今年9月即将去荷兰留学。高浩然很懂浪漫,他想克隆一个自己让女友带在身边。

  昨日,高浩然和女友拿到了两个实体像,15厘米高的人偶,表情跟真人几乎一模一样,就连裤子上的折痕也一样。“拿着小版的自己感觉好逼真。”高浩然说。“她要出国了,有了这两个克隆人,我就能把她留在重庆,她也能把我带在身边。这比照片、玩偶更真实。”

  3D摄影怎么摄

  昨下午,重庆晚报记者来到朗晴广场B座1楼凡响时空3D印像馆。展示架上放着机器人、鸟巢等样品。这里没有照相机,只有扫描仪。

  拍照的人站在白色墙壁前保持姿势不动。摄影师拿着很像电熨斗的3D扫描仪,顺时针围着人转,360度扫描人体外形。一旁电脑同步显示出人的外形,包括衣服颜色,裤子褶皱,甚至头发。这些影像形成上千张照片段,然后由技术人员运用软件将这些照片拼接,成为三维数字人体模型。最后通过3D打印机将模型按照一定比例打印,4个小时后,一个面容、发型、表情皆生动逼真的微缩人像就完成了。

  一个小人像2000元

  该印像馆经理朱小龙称,光是这套3D扫描仪就花了20万元,加上3D打印机需要近100万元。

  “国内搞3D人像摄影的不多,全国不超过5家。”朱小龙说,扫描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关系到三维人体模型的成型。3D打印需要一种高强度复合石膏粉末,从美国进口,1斤要700-800美元,一般情况下只能制作5个立体人像。

  “因为成本较高,制作工序复杂,一般制作一个15厘米高的实体人像需要2000元左右。”朱小龙说,这种打印机可打印出39万种颜色,不管顾客穿什么颜色衣服都能打印出来。

  记者 吴娟 记者 冉文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