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两条,三条……9时30分,在安徽省蚌埠市,身穿红、白、蓝、黄四色志愿服、头戴红色志愿帽的2000多名保护淮河志愿者,蹲在水边,将3800多斤生态鱼苗陆续放入与淮河水系相连的龙子湖内。
4日上午,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保护淮河志愿服务活动在蚌埠市启动,围绕实践开展“植树护绿、从我做起”、“清洁家园、从我做起”、“文明劝导、从我做起”、“绿色出行、从我做起”的“四做”活动,开展保护淮河生态的系列活动。
“这些鱼苗能把水里多余的藻类吃掉。”今年刚满21岁的马瑶瑶是蚌埠学院外语系的大二学生,也是淮河保护志愿服务者。这名扎着马尾的90后女孩一边放鱼,一边告诉记者,她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保护环境讲座和捡垃圾等志愿活动,得知今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后,她早早就报名了。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肖幼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工业建设,水污染事故频发,淮河的水质一度达到水质较差的五类水。目前,经过环境治理,以及企业和百姓环保意识的提高,淮河干流基本达到三类水,能够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家住蚌埠市禹会区的马玲是土生土长的蚌埠人,今年40多岁的她看到水面上绿色的浮萍很有感触:“我是喝着淮河的水长大的。小时候淮河的水很清,我们经常在河里游泳,现在看不到人游泳了,水没有以前清澈了。作为母亲河,我们希望能够动员全社会一起来保护淮河。”
作为淮河主要流行省,安徽省民间保护淮河行动始终未停。安徽省文明办志愿服务处负责人吴晓辉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徽省保护淮河的志愿者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共有160万名登记在册的江淮志愿者。
吴晓辉说,这些志愿者往往是真正去做这些细致宣传和实践工作的人,比如在河边捡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通过他们能影响更多人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现在蚌埠市区的淮河边,已经很少看到垃圾等污染物了,都被志愿者自发的捡走了,这也说明了市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
肖幼表示,此次保护淮河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淮河流域内首次统一、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下一步,安徽省文明办将发动广大志愿者按就近就便的原则,开展山林树木抚育管护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清洁河滩、湖泊、水库、山林,定期开展鱼苗鱼种投放活动等。
淮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全长1000公里,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是介于长江和黄河之间的重要河流,一度曾因沿岸城市的工业污水排放出现触目惊心的污染。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