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至今,本市PM2.5平均浓度约为56微克/立方米,八成污染源来自“本地人为”排放。昨天下午,记者从2013年中华环保世纪行(上海)论坛获悉,本市要尽快达到国家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让市民感受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包括PM2.5在内的各种污染因素排放量均需在2012年基础上削减30%-60%。
去年6月,本市启动国控点PM2.5监测发布,监测数据初步分析显示,PM2.5的“本地人为”污染排放贡献约占八成;其中,交通和工业领域是最主要污染源,机动车船等“移动源”,石化、化工、工业喷涂、建材等工业工艺过程和工业锅炉、炉窑,各占近1/4。环保部门对污染成因的分析表明——
■本地一次能源的高强度消耗、污染物的高强度近地排放,是本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内因。
■外来污染源和本市污染的叠加效应。冬季和初春,外来污染源对本市的影响,尤其明显。
■不利气象条件是导致重污染的主要诱因。一定的湿度和静稳的天气有利于PM2.5生成,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特定外因也会导致重污染。收割季节秸秆集中焚烧、春秋季节的沙尘暴、春节期间集中燃放鞭炮,都会造成PM2.5浓度骤然飙升。
申城要尽快达到国家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须坚持“4条路径”:突出源头控制和结构调整,严格限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对重点行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生产方式;加大存量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执行最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坚持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控;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引导市民参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