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阜城刹"接待卡"公款吃喝 接待需纪委批复

2013年06月07日 16:39   来源:人民日报   赵梓斌

人民视觉

  近日的某个上午,河北省阜城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刘俊英敲开了县纪委党风室的门,将一份公务接待备案审批卡交到了工作人员手上。“你好,省里和市里一个19人的检查组要来县里检查耕地保护工作,这是公务接待备案卡,请予以批复。”

  县纪委党风室工作人员许庆恩认真核实了备案卡上的有关内容:招待对象为省政府及市相关领导组成的耕地保护检查组19人,陪餐人员8人;招待时间为18日中午,接待地点是阜城县迎宾馆;招待事由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检查;招待标准为每人35元;备案卡上还有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周爱纯的签字。审核符合相关规定后,许庆恩在备案卡加盖了“阜城县廉政建设指导小组办公室”公章。

  接待不备案、未按要求申报备案或接待情况与备案不符的,一律不予报销

  今年初,阜城县下发了《关于规范公务接待遏制铺张浪费歪风工作的通知》,统一印制了公务接待备案审批卡,包括申请单位、招待时间、地点、对象及人数、事由、经费预算等明细事项,规定凡是公务接待事前都要填写备案卡,单位“一把手”签字,加盖公章,向县纪委党风室备案,纪委党风室加盖骑缝章批复后方可接待。

  刘俊英介绍,如果接待不备案、未按要求申报备案或接待情况与备案不符的,县财政局集中支付中心将一律不予报销,并将严肃处理。“明天中午吃完饭,我要将宾馆开具的发票和原始菜单连同备案卡一起交到局里财务人员手上,财务才能拿着这些到县财政局报销。”

  “公务接待在公务活动中不可避免,然而,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却用公款大吃大喝,讲排场、摆阔气。”阜城县纪委书记林丰颇有感触,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阜城县纪委、监察局对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公务接待存在着不少漏洞,主要表现在:公务接待标准不明确;公务接待地点不断变换;个别单位超标准接待“隐性化”,将超标准公务接待费用分开多张发票等。

  阜城县委书记姚幸福分析认为:“规范公务接待不能光靠‘堵’,应当通过制度让公务接待规范化、透明化,理顺了工作关系,形成了长效机制,才能用制度真正刹住吃喝风。”

  备案卡规范了公务接待事项,不允许超范围、超标准接待

  阜城县先是在全县推行了公务接待“廉政灶”,把原有机关食堂建成兼顾公务接待的餐厅,非特殊情况,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单位食堂就餐。“廉政灶”配备一名管理人员,对原料采购、用餐标准、费用支出等进行全面管理,采取审计监督、跟踪核查、责任追究等办法,确保“廉政灶”制度规范运作。

  截至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机关食堂,68个县直部门共建立了机关食堂42个,承担公务接待近八成。

  此外,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竞选的方式,确定了全县20家公务接待定点饭店,县直单位公务接待需到定点饭店就餐,再通过实施公务接待备案卡制度,源头控制、过程监督、结果公开,实现对公务接待无缝隙的监管。

  阜城县纪委党风室主任高崇告诉记者,备案卡规范了公务接待事项,不允许超范围、超标准接待。因工作需要接待的客人实行对口接待,限定陪餐人员,原则上安排自助餐,不动烟酒,县外来人执行公务需要接待的,人均正餐、早餐分别不超过35元、10元;本县内公务人员出城执行公务的,人均正餐、早餐分别不超过20元、8元。超出部分不予报销。

  阜城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还联合县电视台、公安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项治理检查组,采取每日巡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各单位备案情况和接待点公务接待情况进行核查。每月各单位将公务接待备案情况和接待费实际开支情况公开,并上报县纪委。县纪委定期通过网站发布向社会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自实行公务接待备案卡制度以来,已在县纪委备案500余次。今年1—4月份,全县公务接待费支出总额同比下降超过四成,减少开支100余万元。”阜城县县长石跃辉说。本报记者 赵梓斌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