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达若村最好的写照。
达若村,沿扎曲河而建,村里新房整齐划一,树木林立,花草丛生,干净整洁。国道317穿村而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脱脱一个“世外桃源”。
属于半牧半农的达若村,是昌都县如意乡的小康示范点。然而,7年前的达若村还是昌都地区一个典型的贫困村。是什么让一个贫困村一跃成为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的示范村?让我们跟随次仁扎西老人搬家的历程寻找答案。
做过乡长、当过乡书记的次仁扎西今年71岁,世居达若村,是一名热心的老党员。谈起以前的达若村,次仁扎西老人摇头说:“没法想象。”
原来,以前的达若村在大山上,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仅靠农牧业收入,一年下来,村民的日子往往是捉襟见肘。
“耕地少、牲畜少,乡亲们不得不外出打工。”次仁扎西说,“外出的大多都是青壮年,村里的老弱妇孺日子过得就更难了。”最明显的就是,村民要外出办个事,交通不便,非常困难。
村里有条羊肠小道下山,到国道317线,年轻人需要40分钟。“有一次,邻居拉姆生病了,大家拿着手电筒轮流背她下山治病。”次仁扎西说,道路崎岖,路途遥远,没得到及时治疗的拉姆,病情进一步加重,吃了不少苦。
想起在山上生活的日子,次仁扎西眉头紧皱:“我们集体搬迁下来,不是偶然。这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居工程。”次仁扎西说,然而,搬迁之初,乡亲们心中还顾虑重重。
搬到离耕地这么远的地方,大家的生活怎么办?为了打消这种疑虑,政府在达若村落实了采石场扶贫开发项目。有了村集体收入,从2006年开始,村民们纷纷加入到“搬家大军”。次仁扎西老人也告别了山顶的破旧矮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现在的达若村,有采石场、糌粑厂、运输队、农牧民施工队,以前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一个接一个地回到村里为次仁扎西“打工”。2012年,仅采石场和农牧民施工队的收入就达140万元。
有了村集体经济,达若村的村民就有了自己的福利。次仁扎西打开藏柜对记者说:“你看,这就是村委会为我们发的粮食。每人每年能领到100公斤面粉、50公斤大米、10公斤清油、10公斤糌粑和一坨砖茶。”
村里的青壮年通过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年年攀升。次仁扎西老人也没闲着,经常去村委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