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非遗技艺进高校 保护传承是关键

2013年06月08日 15:29   来源:新华网   宓盈婷 林凯

  今年的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福建省举办系列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文化遗产的展示,推进全社会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当天上午,由福建省文化厅、福州大学主办的第八个“文化遗产日”福建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莆仙戏、高湖舞龙、仁山线狮、九鲤灯舞等非遗绝活,好戏连台、精彩纷呈,吸引广大师生驻足观看。

  在学校图书馆广场上的非遗展示展览区,寿山石雕、软木画、惠安石雕、建窑建盏烧制、同利肉燕等传统绝技风采四座。

  作为建窑建盏的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兴极为重视对这项技艺的保护与发展。他不仅将这门古老的传统技艺传承给了自己的女儿,还收了不少徒弟。孙建兴说,建窑建盏是我国古代黑釉瓷的巅峰之作,兴盛于两宋,一度作为贡品,受到宫廷的青睐,还流传到日韩等海外国家。因此,保护这项技艺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当时是很盛行的,但是我们整整失传了八百年,好不容易才恢复起来,希望通过学生们的传播,将这项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孙建兴说。

  在惠安石雕的展示区内,记者看到一名惠安女手拿一把合金钢针在一块黑石板上点凿,雕刻出极具立体感的画作。据厦门惠和石文化园旅游部现场主管李霜介绍,这门技艺就是福建省非遗项目之一的惠和影雕,它是在传统石雕“黑白针”工艺的基础上,将绘画艺术融入石雕工艺创新发展起来的独特雕刻技法。“希望通过在大学校园的展示,让更多的年轻人以及全社会来关注这一非遗项目。”

  不少到场的大学生表示,平时能在校园里亲眼见到这些非遗技艺展示的机会并不多,这次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领教了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也提升了他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福州大学大一学生陈琪莹说,自己高中时候就对传统文化颇有兴趣。“虽然我们已经迈入新世纪,但是传统文化一定不能断,一定要传承下去。”

  据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介绍,今年福建省的“文化遗产日”活动首次由中小学为主向高等院校延伸,借力大学校园的氛围熏陶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活动现场,还为福建省第四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举行了授牌仪式。

  据了解,福建省目前已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保护名录;有四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37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1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部在福建省率先建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此外,福建省政府先后公布了四批35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并在莆田市建立了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完)

(责任编辑:邓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