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为重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出谋划策

2013年06月08日 08:17   来源:重庆日报   

  周济 黄奇帆出席中国工程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调研座谈会

  6月7日,中国工程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调研座谈会在渝举行。会上,十几位院士专家争相发言,为重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出谋划策。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邬贺铨,市领导黄奇帆、吴刚、谢小军出席座谈会。

  通过三天的调研,中国工程院调研组认为,重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目标明确,大胆创新,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了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走出了具有重庆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重庆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座谈中,邬贺铨院士建议重庆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展信息产业,重点突破汽车电子,促进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协同发展;清华大学教授胡山鹰建议重庆搭建一个政府推动、产业配套、良性互动、公平高效的平台,充分释放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活力与创造力;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陈耀龙建议重庆遵循市场规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要注意形成完整产业链;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首席技术官董友梅建议重庆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链建设,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力度,重庆高校应配合产业发展设置相应的学科。屠海令、戴浩、向仲怀、杨裕生、杨奇逊、魏复盛、程天民等院士还就大力发展新材料、基于大数据的应用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生物种业、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提出建议。

  周济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这两者都离不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重庆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地位重点加以推进,将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有效促进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非常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在发展过程中,重庆善于创新思维、无中生有,注重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有益的经验,都将吸纳进调研报告,为中央和地方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参考。

  黄奇帆感谢院士专家为重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真知灼见。他说,过去100多年的实践证明,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是人类战胜经济危机、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疑是非常英明的。当前,重庆正努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努力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首先作出表率,确定十大类重点发展项目,每年投入上百亿元资金,带动引导社会力量每年投入上千亿元,共同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记者 商宇)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