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发布“北京蓝皮书”,其中《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2-2013》蓝皮书指出,北京公共服务规模与水平已步入小康社会初级阶段。全市16个区县中,东城、西城、门头沟三个区的公共服务综合得分名列前三。
教育人均资源世界领先
公共服务蓝皮书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均衡化两个主题展开,包括总报告、总评价、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及环境保护等7方面内容。
数据显示,2012年底北京经济总量达1.8万亿元,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产比重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不断增长的带动下,北京公共服务规模与水平又跃上一个新台阶,从人均享有的公共服务来看,已经率先步入小康社会初级阶段。”市社科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施昌奎说。
课题组从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北京进行了评价。科学技术方面,北京科技体制改革全面部署,全国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得以发挥,科技人员总数和高等教育人口数,在世界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基础教育方面,2012年全市义务教育普及率巩固在9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义务教育阶段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9万人,其中公办学校接收比例达到74.7%;基础教育经费资源与教师资源,在区县间的布局表现出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北京在教育人均资源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从社会保障来看,北京市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提前达到了小康社会标准。基础设施方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世界第二大机场,地铁里程仅次于纽约,很快将跃居世界第一,北京的旅游人次位居世界前列。从环境保护看,北京万元GDP能耗绝对值全国最低,为0.43吨标准煤,“绿色北京”战略正引领北京向生态城市迈进。“总的来看,北京的公共服务供给量非常巨大,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教育均衡、空气质量将成重点
研究人员同时也指出,尽管北京公共服务在规模和水平上已经步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但公共服务质量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研究报告认为,下一步布局公共服务的重点,应当包括教育均衡、改善空气质量、提升食品安全保障等。
其中,基础教育方面,北京存在学前教育总量不足、中小学布局结构性失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环境保护方面,城市空气质量是困扰北京的一个长期问题,要加强对PM2.5的监控和综合治理力度。公共安全方面,食品和药品安全政策、标准和技术都需要全方位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隐忧依然存在,公共财政要逐步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投入。此外,北京的原创性科技创新成果不多,还需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社会保障方面,来京务工人员的社保转移接续工作仍需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城市减灾防灾的城市基础设施也需要更新换代。
两个郊区县闯入前6名
让人略感意外的是,在各区县公共服务综合评分排名中,门头沟区、延庆县分别列第三、第六位,和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4个区一同进入了第一集团。
“这和当地的人口数量也有一定关系。”施昌奎解释。研究人员采集、处理北京市各区县相关指标数据时,“人均数”主要是用常住人口数,而不是本地户口人数。这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公共服务以人为本、均等化的要求。
因此,在基础教育方面,朝阳区、延庆县、东城区、门头沟区、西城区排在前列。海淀区尽管教育资源比较丰富,但因学生较多,生均资源相对较少,因此没有进入前几名。和门头沟相比,海淀教育经费占本地GDP的16.66%,门头沟则只有8.6%;但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上,海淀只有1.9万余元,门头沟则达3.8万元之多,是全市最多的一个区县。百名在校小学生拥有的老师数量,门头沟达到10.65人,海淀区则只有5.04。
不过,文化方面的公共服务海淀区要远远高于其它区县。以图书馆藏书为例,海淀区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9.49册;除了平谷、门头沟外,其它区县人均只有不足2册,其中房山、顺义、通州、昌平、大兴等5个区人均不足1册。
除了第一集团的6个区县,海淀、怀柔、平谷、昌平、丰台、密云属于中间位置;而房山、顺义、通州、大兴排在最后。总体上,形成了核心区与功能拓展区较高、城市发展新区较低、生态涵养发展区又略高的近似“U”形状态。城市发展新区的公共服务,亟须进一步提升。
“核心区与功能拓展区因其重要的社会经济职能,掌握了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因此排名相对靠前。而生态涵养发展区,虽然公共服务资源相对较少,但因其人口少与环境好,因此基本排在中间。”施昌奎分析,只有城市发展新区排名靠后,一方面因其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公共服务资源不如功能核心区与功能拓展区丰富;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严重影响了人均享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同时,这些区县的生态环境也不如生态涵养发展区,多方面原因使得这些区县的公共服务绩效排在最后。
新闻链接
政策建议
课题组根据各区县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果分析,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
1 改变以GDP为主导的单一经济指标评价,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绩效综合评价转变,公共资源供给及时跟上城市发展;
2 坚持以人为本、均等化,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不应将外来务工、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排除在公共服务之外;
3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比重,注重对人均占有量的评价和服务,并特别重视安全方面的公共服务;
4 根据不同区县的评价结果,加强补齐“短板”,近期应重点提升大兴、通州、房山等城市发展新区的公共服务总水平。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