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棕熊死亡真相23日公布

2013年06月24日 15:41   来源:西宁晚报   金然

  连日来德令哈市棕熊死亡事件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本报于6月21日省内独家率先报道,22日、23日跟踪报道)。6月23日,德令哈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德令哈市“一棵树”地区棕熊处置情况的报告》,公布了棕熊死亡真相。报告中说,据海西州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分析,棕熊可能由于捆绑太紧,加之运送路途遥远,长时间颠簸后窒息死亡。

  事发:棕熊闯入牧场被擒

  6月19日8时40分,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分局接尕海镇陶哈村村委会主任尕利电话报警称:一棵树地区出现1头棕熊,随时危及牧民和牲畜安全,请求前去处置。接警后,该局3名民警会同海西州森林公安局2名民警,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因熊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攻击性很强,民警在及时安抚牧民恐慌情绪的基础上,一方面安排人员寻借麻醉枪和铁笼,一方面组织40余名牧民对棕熊采用鸣喇叭、扔石块、放鞭炮等措施向西进行驱赶,5小时后棕熊进入绿洲公司林带卧入草丛,经多次驱赶始终卧地不起,未能离开。鉴于近期周边地区多次发生棕熊伤人和致牲畜死亡事件,加之棕熊尚未驱赶至安全区域,牧民群众情绪激动,强烈要求民警立即对其进行处理。由于寻借麻醉枪和铁笼无果,民警紧急借用两张足球网、绳索等工具,在20余名牧民的配合下,对棕熊进行围捕,捕获后因怕其挣脱后危及群众人身安全,用铁丝将嘴进行捆绑。

  处置:死亡棕熊被剥皮处理

  当日16时左右,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分局民警将棕熊安全运至车内,计划麻醉后放归自然,但部分牧民对放归后存在的安全威胁有较大顾虑。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分局电话请示省动管局,省动管局要求将熊麻醉后送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按照要求,德令哈市林业局与海西州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取得联系,提前准备麻醉器具,经过约50分钟30多公里砂石路的颠簸后,将棕熊拉运至德令哈市海西州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准备进行麻醉处理,但到达地点后发现棕熊已经丧失生命体征。经海西州动物疫病预防中心所长晁生玉、兽医师赵森会诊,棕熊瞳孔放大,已没有心跳,确定棕熊死亡。棕熊死亡后,德令哈市林业局及时向省动管局汇报,省动管局指示,要严格按照《林业部关于妥善处理非正常来源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通知》(林护通字〔1992〕118号)相关规定,予以妥善处理,鉴于天气炎热、尸体容易腐烂,立即对棕熊尸体剥皮处理。根据指示,德令哈市有关部门完成剥皮等工作后对熊尸体采取就地冷冻。随后请海西州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工作人员对其内部器官进行取样,开展病理检验,剩余所有器官冷冻处理,并进行封条上锁,安排专人负责看管,按规定将处理好的熊尸体完整上交省林业厅。处置中,熊掌并未剁下,依然和熊皮相连。

  结论:棕熊死亡原因公布

  棕熊死亡事件发生后,引发了网友、动物保护组织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令浚,海西州委书记辛国斌等对该事件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对此,德令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德令哈市“棕熊事件”工作组,并下设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始末进行了解调查,还原事件真相,查明事情原由。

  6月23日,德令哈市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德令哈市“一棵树”地区棕熊处置情况的报告》,公布了棕熊死亡真相。报告中说,据海西州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分析,棕熊可能由于捆绑太紧,加之运送路途遥远,长时间颠簸后窒息死亡。

  反思:事件暴露工作中不足

  《关于德令哈市“一棵树”地区棕熊处置情况的报告》中说,在本次事件中,暴露出德令哈市野生动物危害人身和财产的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设施不足、处置突发事件经验不足等问题。

  下一步,该市将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应急处置预案,配备麻醉枪等必要的应急工具,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将高度关注近年来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扩大导致危害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人身安全事件频发的实际,加大野生动物栖息地是否被破坏、食物链是否中断等实际问题的研究力度,制定完善野生动物危害农牧业生产的有效补偿机制和应急除险措施,引导群众提高防范意识,确保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