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贴牌”大省何以成为“创牌”大省?

2013年06月25日 00:00   来源:南方日报   雷辉 徐林 林亚茗

  原标题: “贴牌”大省何以成为“创牌”大省?

  ●南方日报记者 雷辉 徐林 林亚茗

  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出访,彭丽媛身着广东本土品牌服饰惊艳全球,让“例外”、“无用”等广东品牌备受瞩目。

  其实,“例外”并不例外。近年来,广东服装自主品牌的增速每年超过两位数,广东服装业正从“洋打工”向创立自主品牌迅速转型。

  《经济学人》记者亚历克斯走访广东,每到一家企业,负责人都会骄傲地谈及企业在某方面的创新,这令亚历克斯非常感慨:“有必要改变外界对广东企业热衷于贴牌生产的印象,广东企业越发重视研发,企业文化转向了创新。”

  “贴牌”大省何以成为“创牌”大省?“广东的最大优势就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省委书记胡春华近日到省科技厅调研时称赞广东科技工作思路正确,充分发挥了广东市场化的优势,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一大批科技产业、新兴产业的涌现。

  广东充分利用市场化、国际化优势推动自主创新,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这,就是“贴牌”大省走向“创牌”大省的关键法门!

  从“配角”到“主力”:科技引擎给力经济加速

  近日,东莞市大朗镇本土原创微电影《织城梦想》首映,这部微电影讲述了大朗毛织人的奋斗历程。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持续攀升,大朗毛织企业成本上涨、市场萎缩、利润下降、举步维艰。而自主创新让大朗纺织企业涅槃重生,通过采用数控织机进行数字化设计和生产,大朗毛织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产品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一个南方小镇,用实践诠释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广东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自主创新促进了转型升级,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全省21个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达20%,增速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出10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35.5%。高新区以占全省0.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约1/6的工业增加值、1/6的出口额、1/3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截至2012年底,全省专业镇数量达342个,预计GDP约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成为全省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广东科技工作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实现了从‘配角’到‘主力军’、从‘演员’到‘执行导演’的重大转变。”关于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有一个生动的比喻。高新区和专业镇,就是科技这位“执行导演”的“代表作”。

  如果说高新区和专业镇经济的迅猛发展,体现了科技创新对“点状经济”的促进,那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则体现了科技创新对“线状经济”的支撑。

  广东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持续推进重点科技攻关,着力攻克了一批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从而带动经济快步发展。

  走进科学城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建筑面积达3.6万多平方米的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令人眼前一亮。这是一家由政府引导、省内多家医药企业共同出资兴建的新药创制服务机构,成立虽然不到5年,但已开始独力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任务,为提升广东医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东莞东阳光集团研制抗乙肝病毒一类新药GLS4过程中,创制中心通过专业化服务,仅用时一年就帮助东阳光一次性通过国家药监局的评审,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大大缩短了药品研发周期。该药国内市场容量预计将达100亿元,前景十分可观。

  类似的机构在广东还有不少。近年来,广东通过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新增长点,组织实施的“低碳技术创新与示范”、“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新药创制”3个省重大科技专项,5年来累计投入省财政专项资金14.226亿元,带动地方和承担单位投入182.1亿元,实现产值1200亿元以上,财政资金带动社会投入的比例为1∶12.8,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十分显著,有力带动节能减排、新药创制、电子信息、轻工装备、家电等产业发展。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专项为例,广东投入5.41亿元,支持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77个项目,带动社会投资总额超过41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73亿元,年利税超过4亿元,形成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观众”到“主体”:自主创新市场化让企业脱胎换骨

  2012年春天,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纽约时报广场出现了一块“中国屏”——格力电器。格力董事长董明珠说,坚持自主品牌、远离贴牌是格力的必然选择,格力进军海外,就是想输出好的产品和品牌,让全世界都信赖格力空调,就像人们信赖奔驰、宝马一样。

  曾经,“珠江水、广东粮、岭南服、粤家电”风靡全国,但说起“广东制造”,人们想到的是“OEM”、廉价、山寨、低附加值。的确,广东贴牌加工、三来一补企业一度近4万家,占全国40%以上。但科技创新,让“广东制造”开始拥有全新的内涵。

  目前,企业已经成为广东自主创新的主体,全省8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8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8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80%以上发明专利产生于企业。

  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说易行难!以三来一补、贴牌加工起家的广东企业,对赚“代工费”已经产生强烈的路径依赖。而自主创新,则需要很长时间,花费大量资金,还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以至于一些企业老板说:不创新是等死,而创新是找死!他们曾经甘于当自主创新的“观众”,但今天他们必须成为“主体”。

  广东是如何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李兴华道出了秘密:广东充分利用市场发育成熟的优势,创新市场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积极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政策上,广东出台了《广东省企业研发机构“十二五”发展规划》,推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方法上,广东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提升计划,出版全国首部引导创新型企业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工具书——《创新型企业创新路线图制定的理论与实践》;累计组织开展创新方法培训28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3.5亿元,企业整体研发效率提高50%以上。资金上,广东进一步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规模,2012年度,全省企业共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476个,资助金额达3.48亿元,增幅全国第一。

  “政府部门可以帮助企业推动创新,但决不能越位,不能大包大揽、强令摊派。”省科技厅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处长陈为民说,一旦时机成熟,政府有形之手就要让位于市场之手,让市场推动企业创新。

  以医疗器械产品创新为例,其投入大、周期长、回收慢,资金不足成为多数中小型企业持续创新的最大难题。为此,广东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疏通融资渠道,引导政策性银行加大对自主创新的医疗器械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组织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与银行部门进行银技对接与银企合作。

  去年,广东出台《关于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科技服务业发展,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贴身“保姆”。

  从“本土”到“世界”:创新国际化迎来“孔雀广东飞”

  近日,广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面向全球引进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

  为了吸引全球创新人才“孔雀广东飞”,广东开出优厚待遇:经评审入选的团队可获得省财政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专项工作经费资助;珠三角地区和其他地区有关市政府分别按照不少于省财政支持专项工作经费额度1/2、1/3的比例提供配套资金。经评审入选的领军人才,由省财政提供500万元人民币专项工作经费和100万元人民币(税后)住房补贴。

  除了市场发育完善,广东的另一大特色优势是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国际化程度高。广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科技工作,通过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有效聚集全球创新资源,让广东科技工作“洋气十足”。

  2009年,由27岁的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刘若鹏领衔的科研团队,到深圳创办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仅一年多时间,他们利用超材料等技术成功研制出“隐形衣”,又研发出包含650万个人工微结构的功能性超材料,创造了该领域的全球之最。

  刘若鹏团队只是广东引进的国际创新人才团队之一。2009年11月21日,我国首个跨国国际科技合作联盟——“广东—独联体国际科技合作联盟”成立,联盟采取的“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引来一片赞誉。“哑铃”的一端代表着广东的技术需求、市场前景,另一端代表独联体国家强有力的科研实力,而联盟起到了“哑铃”中间桥梁和纽带作用。经过三年多发展,“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成效显著,联盟已与独联体多个国家在电子通讯、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哑铃”两端实现近200个项目对接。

  此外,广东还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合作,佛山“中德工业服务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广州、东莞、佛山等一批企业和研究机构与协会开展合作。广东还完善粤港科技合作机制,积极推进“粤港创新走廊”建设,加速形成粤港创新网络,支持一批企业在香港科学园建立研发中心,推进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与香港各大学开展项目合作。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在推进科技创新上,广东坚持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坚持开放合作,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国家和全球技术创新体系。对此,李兴华很有心得,他自信地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事实证明,借力全国、全球创新力量,推动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与广东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有效提高了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

  作者: 雷辉 徐林 林亚茗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