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东6篇优秀高考作文遭集体挑刺 被吐槽毁三观

2013年06月25日 09:58   来源:中青网   

  “出现五处失实论据的文章,竟能被广东省考试院列为首篇高考优秀作文?!这简直毁我三观。”前晚,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大一学生游昊翔同学,在看到省考试院公布的6篇高考优秀作文后,忍不住在微博吐槽质疑优秀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他认为,这样引例频错、混淆事实的作文,竟被当成标杆发布,“影响不好”。广东高考作文组组长则回应称,此文并非满分作文,评卷组评卷时已经扣掉论据失实的分了,推荐此文是因为其立意角度好。

  四处引例疑子虚乌有

  前晚,微博网友@SYSU_羊习习(游昊翔)发了一篇长微博,详细罗列了优秀作文原文及六处写作问题,被疯转近8000次,评论1800多条。

  当时,在粗略阅读后,游昊翔的室友惊讶地问:“培根说过‘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这样的话吗?”出于好奇,游昊翔和室友询问了身边所有人,并在不同网站上搜索十数分钟,仍然没有发现这句话的出处。

  随后,游昊翔和室友开始了三个多小时的“纠错之路”,对这篇文章进行全面考证。“而最后的结果,实在让我们大跌眼镜。”游昊翔称,八百余字的文章,出现的六处事例论据或名人名言的引用,有四处是子虚乌有或凭印象随意陈列,有一处出现明显的默写错误,还有一处引用竟然出自动漫人物。

  当范文公布或“欠妥”

  微博发出后,网友评论铺天盖地而来,其中不乏质疑游昊翔“吹毛求疵”之声。昨日,这名并非中文系的理科生游昊翔告诉新快报记者,其实高考时考生面对高压,作文有一两处失误完全可以理解,老师改卷工作量大(导致忽视)也完全可以理解。问题是,为什么这样一篇五处明显引用错误、混淆事实的文章,堂而皇之地作为高考作文标杆,被省考试院作为六大优秀作文之一公布呢?这显然会带来不良影响,绝对不妥。

  游昊翔说,很多网友曲解了自己的意思,自己在文中也没有咄咄逼人。

  “我只经过了三个小时的小考证,并没有大量查找文献、进行细致查寻。但像乔布斯25亿捐款、盖茨夫妇消灭天花这种显而易见的(例证失实),稍微考证便知为假,是不应该频繁出现于高考作文的。”

  

(责任编辑:王姣雁)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