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西宁护士短缺现象:伺候人的活难干

2013年07月03日 09:34   来源:西海都市报   唐楠

  为什么缺?伺候人的活难干!

  “缺护士!”面对采访,省城多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工作辛苦,压力大”,省城多名护士也对自己的工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据了解,省城大部分医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护士流失的问题。有数据显示,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等11家医院未来五年护理人员的缺口是1222人。记者通过调查得知,工作辛苦、不被患者及其家属理解以及待遇较低、发展空间不足是护士流动的主要原因。

  护士,这职业有多苦,不就是打打针、量体温吗?大部分人这样认为。不走进她们的生活,你很难了解她们的难处。

  “打冲锋”的夜班

  2012年12月的一天,省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杨国花怀孕两个多月了,早孕反应明显。那天正好轮到她值夜班,她和另外三名护士要照顾四十多名早产儿。早产儿的心跳、心率各方面的发育都不够健全,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可能。护士们要不断巡视。

  没多久,平静被打破了。杨国花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前半夜转进来6名患儿,后半夜又转进来5名。每个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患儿,护士都要给他们清洗身体、办理相关手续、抽血检验、遵照医嘱吸氧、打针。同时,4名护士还要按时为那四十多个患儿喂奶粉、换尿布、记录生命体征。杨国花暂时忘了一阵阵恶心的早孕反应,她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第二天早上八点,接班的护士到岗了,杨国花像泄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凳子上,她的脚肿得怎么也穿不上鞋。杨国花说:“怀着孕又那么累,就觉得委屈,眼泪就止不住,当时就想怎么选了这么辛苦的职业。”

  杨国花的遭遇并不是特例,加班、工作强度大是许多护士共同的感受。与杨国花同一科室的护士杨玥说,有时忙完一个夜班回到家倒头就睡,可是,即便睡一天也歇不过来。

  6月的一天,凌晨一点多钟,省第五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的护士崔艳丽刚进入梦乡,手机铃声就响了。科里来了个急需治疗的患者,今天正好她值班。她顾不得洗脸就赶往医院,四个小时的治疗,患者的病情缓解了,第二天上班的时间也到了,崔艳丽不能休息还要继续投入到当天的正常工作中,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钟。算下来这天的工作时间超过了十二个小时,可是对于崔艳丽所在科室的护士们来说,这样长时间加班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于一些年轻的护士来说,工作更加辛苦。医院每周一次甚至数次的技能培训、每月一次的理论、技能考试,基本上都安排在休息时间,本来就不多的休息时间不断被压缩。

  挨打挨骂难忍

  工作又脏又累都还能容忍,但是不被人尊重和理解是护士们最深的痛。

  5月29日上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护士张燕回忆,几天前,科里一名实习护士不知什么原因,被患者家属拉到楼道里打了。张燕说,她理解患者的心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心里肯定不好受,可是打人这种行为毕竟是不对的。

  有一次一名患者的病情恶化了,脾气变得暴躁,护士给他做治疗,他便故意刁难。张燕说虽然能理解患者的心情和感受,但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犯了错,可是患者依然将火气发在自己身上。骨科的护士长宋晓薇说,很多患者受伤了不能动,护士就要去帮他翻身防止身上长褥疮。可是不小心触碰到伤口,有些患者就免不了向护士发脾气,甚至打骂。某医院的一名护士认为,护士的社会地位比较低,许多人觉得护士干的就是伺候人的活,没什么技术含量,是护士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主要原因。

  成年患者尚且如此,孩子就更不用说了。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董玮说,现在孩子都娇贵,有些孩子的血管不好找,打针的时候还乱动,一针没扎好,家长就心疼得不行,指责、谩骂护士的不在少数。

  而重症监护室的孩子因治疗需要,家长长时间见不到孩子,会对医院产生不信任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沈晓虹说,有些重症的婴儿由于没有抢救过来或病情恶化死亡,家长往往情绪非常激动,拽住护士的衣领质问甚至打骂的情况并不少见。

  “护士的辛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有30年工龄的市一医院泌尿外科的护士长冯青岭如是说。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医院规定,更是让不少护士有苦难言。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大部分护士对这一规定表示理解,可是,还是有不少年轻的护士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认为自己的权益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

  “我粗糙的手刮破了丝袜……”

  搞医的人有不少都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决不能再入这一行。还有些人认为,做护士不如做医生,谁不知道“医生张张嘴,护士跑断腿”。

  “你看看我这双手,天天洗洗涮涮的,粗得跟锉刀一样,夏天穿的丝袜都被我的手刮破过。”干了9年护士工作的小黄伸出了一双手,那是一双干净却粗糙的手,“护手霜根本在手上留不住,擦了,干活,洗手……反复这样,嫌麻烦,索性不用,手就成这样了。”说着,她无奈地摇摇头,“我生的是姑娘,看着她拿个针管玩我就生气,将来她可不能像我一样当护士,累死累活的,不能再(让孩子)受这个罪。”

  省城某家医院的一名护士告诉记者,她们科室的一名护士怀孕快三个月时流产了,科里的护士都认为这跟工作过于劳累有关,她们曾经讨论过这个话题,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从事护士这个职业。

  她们选择离开

  2011年,小杨考虑再三还是辞职了。

  小杨原是省人民医院脑外科的护士,正式职工,虽不在编,但工资待遇并不低。2011年起,优质护理目标的提出,让小杨觉得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不仅是技术性的活,连一些基本的生活护理也要由护士做。脑外科住院的患者大多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状态,大小便不能自理,护士要不断地做清理工作,可是房间和楼道里的异味久久不能散去。小杨回忆说,室内空气不能简单用污浊来形容,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一般人无法忍受。

  “当时我的心理落差特别大。”小杨说对自己的工作现状很失望,身心压力很大,觉得没有发展的空间,决定离开。那年和小杨一同离开的还有几名护士。

  据省上某家三甲医院的一名医生介绍,护士的工作量大,工作辛苦,一些人承受不了选择了离开,也有少部分优秀的护士将目光投向工资待遇更高、工作条件更好的国外医院。

  除此之外,在一些效益不佳,财政乏力的医院,聘用护士的工资待遇都很难得到保证。据省城的一些医院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只能给聘用的护士开出一千多元的工资,但是工作相对大医院来说清闲许多。省卫生厅医管处副处长刘建华说,据他了解,许多医院的护士一半以上都是聘用的,干着和有编制的护士一样的活,却拿着一千多元的工资,她们觉得付出与所得到的报酬不等价,就辞职不干了。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