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铜川 朱鹮当空(图)

2013年07月04日 12:52   来源:陕西日报   

  7月3日,中国首次秦岭以北地区朱鹮野化放飞仪式在铜川市耀州区举行,这也是我国朱鹮保护工作进程中最大规模的一次野化放飞。秦岭以北朱鹮首次野化放飞选择铜川,是铜川市近年来转型发展的生动见证,是对铜川良好生态环境的充分肯定,更是铜川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具体实践。

  7月3日10时,由国家林业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秦岭以北朱鹮野化放飞仪式在铜川市耀州区柳林林场举行。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和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共同拉开了朱鹮暂时居住的大网笼的帷幕,在微风青草的气息中,32只丹顶白翼的朱鹮伸展双翅,向沮河流域的栖息地飞去。

    铜川放飞中国“吉祥仙子”

  朱鹮作为陕西四大国宝之一,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素有“东方宝石”、“东方仙子”的美誉,在中国民间是吉祥的象征。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森林减少和人为干扰等原因,使得朱鹮对变化了的环境难以适应,其数量急剧减少。中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之后就一直没有再发现朱鹮的踪迹,曾被认为朱鹮在中国已绝灭。

  为了查明朱鹮在中国的生存情况,1978年中国科学院一支科考队历经3年多时间、行程5万多公里、踏遍了我国16个省的260多个朱鹮历史分布点开展专项调查,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

  30多年来,虽然朱鹮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朱鹮种群数量的不断扩大,其生态习性发生了某些变化,如巢区海拔降低,巢间距变小、觅食范围增大、集群增大等,因此造成了竞争加剧、食物缺乏、疾病传染率高等负面影响。在这种状况下,着手实施朱鹮的野化放飞和再引入项目,特别是秦岭以北地区非常必要。

  为了科学选定放飞地点,让朱鹮能在秦岭以北的地区恢复过去的分布历史并扩大其分布区,2012年12月,陕西省林业厅委托有关专家对陕西周至县黑河、田峪河、就峪河流域,西安浐、灞河流域和铜川市沮河流域进行了初步考察,并先后3次在西安、渭南、陕北和铜川开展朱鹮野外放飞实验区域环境考察和可行性研究。

  经专家实地考察和分析,认为铜川位于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之间,且沮河流域河谷开阔,分布较多的浅滩、鱼塘、荷塘、水库,河流中鱼类、河蟹等食物资源较为丰富,有一定数量适宜朱鹮营巢和停歇的油松、杨树、核桃树等高大乔木。鹳形目其它鸟类在此流域生存状态较好,数量逐年增加,可以作为朱鹮放飞的一个比照,在一定程度上比较适合朱鹮生存,确定铜川市为朱鹮在秦岭以北实施再引入工程的第一个试验区,并报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在铜川市耀州区沮河流域举行放飞仪式。

    卫星上“看不见”变为“绿满眼”

  铜川因煤而兴,曾因严重的大气污染被称作“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铜川市确立了建设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转型发展目标,一个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新铜川正在崛起。

  近年来,铜川更是围绕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这个主题,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战略,把林业作为维护生态安全的公益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民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推进城市绿化、道路绿化、景区绿化、流域绿化和家园绿化五大工程,林业在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进程中持续发展,全市林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状况呈现出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态势,取得了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显著成效。

  今日的铜川,已成为渭北黄土高原上一片青翠欲滴的绿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65%,绿地率为36.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4平方米,城市主干道绿地率为25.02%,次干道绿地率为35.40%,今年4月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

    “煤城”转身野生动物上佳栖息地

  铜川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以建设和保护“二个系统、一个多样性”为主旨,以建设生态文明新铜川为目标,坚持科学保护、依法保护、主动保护,依靠舆论宣传、严格执法和项目建设,着力营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有利环境,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恢复力度,强化野生动植物执法监管体系。

  2003年以来,铜川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建立香山、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铜川市还积极申报湿地保护项目多个,其中陕西铜川赵氏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2009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开展试点工作。铜川市沮河湿地黑鹳等鸟类栖息地营造项目,2012年10月22日省发改委下达了原则同意项目建设的批复。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铜川市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植物群落质量得到恢复性增长。据了解,铜川现有野生动物24目55科140种;高等植物106科384属618种;湿地84470.25亩。全市野生动物种类由1998年普查的97种增加到现在的140种。一些野生动物种群有了明显的恢复与发展,如狍子、野猪、野兔、山鸡、猫头鹰等数量明显增加,山区甚至出现野猪、草兔、猪獾、狍子因种群数量增多而引发的损害农作物现象,一些濒临绝迹的大鸨、林麝、红脚隼等珍稀野生动物也频繁出现。

  从2005年起,每年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大天鹅出现在铜川市玉皇阁水库,少则十几只,多则二百多只,成了远近闻名的“天鹅湖”,吸引了大批游人和摄影爱好者。

    “五位一体”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铜川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立市与工业强市、文化兴市作为未来铜川发展的三大战略,确立了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奋斗目标。

  2011年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深入分析本地区的资源、文化、区域等条件,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律和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征求国家部委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科学论证铜川转型的突破口,意识到,铜川不仅矿产资源丰富,还有着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药王”这一文化品牌,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旅游等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唯一性,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宝藏。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铜川市提出把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作为转型的突破口,挖掘“药王”文化,发展关联产业,打响“药王”品牌,使铜川从“黑色煤城”向“绿色休闲养生城市”转变。

  到2015年,铜川市森林面积将达到2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公路绿化率达到90%,水系绿化率达到90%,林网化达到88%,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2%,林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实现国土增绿、人民增收、生态美好。

  朱鹮的放飞,为渭北这一方山水增添新的灵动。云在青天、朱鹮当空,将成为大美铜川的新名片。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