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东亚烟厂旧址:民族工业重要遗存
保存较为完善的东亚烟厂外景(左图)和内景。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摄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杨逸
实习生 杨向巾
上周,南方日报与省文物局联合发起“广东文保民声直通车”平台,向全社会征集“濒危文物”线索。首篇报道《广州粤剧名伶旧居过半堪虞》引发广泛反响。7月4日,活跃于广州市海珠区一带的“河南地文化学社”向该平台报料,报料包含两处新的文物线索——“东亚烟厂”旧址与“诚志堂货仓”。日前,受省文物局委托,广州市文广新局派出专家会同南方日报记者与“河南地文化学社”成员一同前往现场考察:“东亚烟厂”旧址现存一幢百年民国洋房;而与太古仓同时代的百年货仓“诚志堂货仓”面临凋敝,不知命运如何。
东亚烟厂:
曾是广东最大烟厂,原址仅存独幢洋楼
熙攘的滨江路拐入洪德路,巨榕掩映下的洪德路8号并不起眼,步入其中,一幢黄色墙面、白色石柱的民国洋楼映入眼帘,气派非凡。
它被某服装企业租用作为创意基地,被整饬一新。租用方负责人告诉笔者,这里过去是“东亚烟厂”的旧址,其前身则是广东南海简氏兄弟所建的“中国烟厂”,这里曾经是广东最大的烟厂,是民族工业的重要遗存。
这幢3层民国建筑中西合璧,卷拱式西式风格建筑混入骑楼等岭南建筑风格,与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建筑风格颇为相似。它采用砖木结构,每层楼的楼板由数十根直径半米左右的圆滚木桩撑起,镗镗作响的楼板、卷花雕刻的木扶梯,无不透出往昔繁华。
熟悉广州文史的人知道,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前身也是近代工业遗产——广东士敏土(cement)厂的办公楼,士敏土曾是民国时我国第二大水泥厂,它已跻身“国保”级文物。
“河南地文化学社”曾寻访附近的老街坊。家住海天四望4号、年已八旬的黄伯回忆说,这幢被保留下来的民国洋楼,其命运可谓一波三折。新中国成立以后,东亚烟厂改名南方烟厂,后又设立广州轻工模具厂,历史的演变中,原址数千平方米范围内的老房子已荡然无存,仅存这幢3层洋房。而这幢百年建筑背后那一段广州工业的“威水史”,更鲜为人知。
“诚志堂货仓”:
与太古仓相距不远,尚未列入文保单位
在“河南地文化学社”成员们的带领下,专家们来到白鹅潭南岸、位于海旁内街的一处工地。该工地被施工围蔽,砖块瓦砾间,有近百年历史的货仓“诚志堂货仓”现况堪忧。
其建筑风格独特,由红砖砌成,借用岭南民居特有的“锅耳状”屋顶,半圆形的格窗设计尤为特别。但其外墙剥落严重,内部空空如也,其临江一侧也已经搭上了棚架。
这一老建筑最早由文物爱好者马文沾发现,在他与“河南地文化学社”的共同努力下,文保团体成功破译货仓外墙石碑的大部分文字,确认了“诚志堂”的年代。石碑上刻有“此是众墙当时□倒危险至民国廿四年三月由诚志堂自行出资拆卸□□此记”字样。证明它曾于民国廿四年重修过,可见它的历史将近百年。然其当年究竟属那间大企业所有,目前仍未找到史料对证。
“河南地文化学社”的负责人陈晓平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诚志堂货仓”沿江行走不远处便是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大阪仓、太古仓,而白鹅潭对岸的亚细亚花地仓、日清仓、渣甸仓、龙唛仓等百年仓库也纷纷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唯独它的命运堪忧。陈晓平表示,他们此前探查时发现施工方已将“诚志堂”石碑移走。而在当天调研中发现,仓库外“宗连记建”刻字也已被施工方毁掉。
“像诚志堂货仓这一类整体结构基本完整的老建筑,应当及时列入历史建筑名录。”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海仁表示,其建筑风貌有特色,而且建在珠江边,见证了广州当时发达的工商业历史。
专家建议:
白鹅潭规划,不要抹去近代工业辉煌史
近年来,国家对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广州作为近现代闻名全国的工商业城市,拥有大量相关历史遗迹。专家们认为,此次新发现的两处遗址——“东亚烟厂”旧址、“诚志堂货仓”,是广州近代工业发展留下的重要印证,应被纳入整体规划保护的范围。
专家说,海珠区被老广州俗称“河南地”,是广州工业的摇篮。由于地处珠江后航道,水域较深,与对岸的芳村共同构成广州内港,因此海珠区在民国时期就享有工商业和航运业的重要地位,留下了大量反映那一历史情结的建筑。
上世纪50年代开始,长约6公里的“工业大道”落成,不少大中型企业纷纷在此落户。这里曾产生了全国第一台离心机、第一颗上天卫星的零配件、世界上第一件钛制潜水服。这里孕育的虎头牌电池、华南缝纫机、万宝冰箱、五羊自行车等一系列名闻遐迩的品牌,早已走进了广州市民如数家珍的集体回忆。
“广州在近代以工商业闻名,工业成就还排在商业之前,希望在海珠区尤其是白鹅潭一带的规划中,不要抹去广州近代工业那段辉煌的历史。”陈晓平说,“全广州就只有这么一条‘工业大道’,在全国也非常罕见。”陈晓平提出,尽管目前工业大道的老国企纷纷经历转制、搬迁,但仍应该在其中留下一些珍贵历史建筑。“除了房地产开发以外,还应该考虑其他活化形式,保存广州作为工业重镇的文化记忆。”
从2011年开始,著名作家、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就开始呼吁海珠区建“广州工业博物馆”,但至今没有下文。
“我们通过一系列研究认为,城市的规划不应是凭空而生,应根植于传统和历史。广州的每个城区都应该有自身特色,不应雷同发展、重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下一个百年老城、百年商城、百年广州。”梁凤莲认为,广州不只是商业大都会,还是工业强市,依托海珠区、黄埔区,它的工业曾辉煌一时。但整个城市功能变换之后,新的规划应该对历史工业遗迹有所保留,为广州的城市地平线留下一道“活”的历史脉络。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