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抽查公共建筑五成"体温"偏低 11处不达标

2013年07月08日 13:26   来源:东方网   

  据《新闻晚报》报道,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随着夏季来临,空调耗电量大幅攀升。国内知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起“我为城市测体温”活动,昨天,该组织上海志愿者们抽查了本市部分公共建筑,结果发现,五成公共建筑的空调温度低于26℃。环保人士和医生指出,空调温度低于26℃既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也对市民健康有不利影响。

  上博、虹桥机场等温度不达标

  昨天上午9:30,记者与十余名参与调查的志愿者在上海博物馆集合,志愿者领队庄瑛给每一名成员分发了温度计。随后,他们“兵分五路”,乘坐多条线路地铁来到各个公共建筑,为它们测量“体温”。

  在市儿童医院门诊大楼一楼大厅,庄瑛为得到准确的温度数据,走到大厅中央位置,手持温度计静止了两分钟后,液晶屏上的温度数值稳定在26.4℃。“这个温度符合国务院标准。”庄瑛边说边用手机拍下数据,并发布到微博上。

  “上海自然之友”微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13:30,共计测温21处。包括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虹桥机场航站楼、东方商厦徐汇店、港汇广场、来福士广场等在内的11个公共建筑不符合标准,平均温度为24.2℃。其中,动感地带淮海路品牌店温度最低,为22.4℃。虹桥火车站、太平洋百货徐汇店等10处符合标准,平均温度为27.1℃。

  此次抽查地点还包括轨交1号线、2号线车厢,结果显示,1号线车厢温度为26.9℃;2号线车厢温度为24.5℃。庄瑛表示,虽然地铁车厢不一定属于公共建筑,但地铁车厢空调温度也不应设置得太低。

  空调温度过低加剧“热岛效应”

  记者发现,昨天最高气温为36℃,当公共建筑内温度低于26℃时,室内外温差就会在10℃以上,让不少市民感到不太适应。在大街上,许多市民拿着纸巾不停擦汗;走进一些公共建筑和轨交2号线车厢后,一些市民会拿出一件外套披在身上。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指出“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

  “公共建筑空调温度过低,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室内热量被空调输送到室外,室外热量就会增加,这样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进而造成一连串环境问题。”本次活动主要发起人、“上海自然之友”项目负责人翟晓欣表示,目前节能工作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关注,通过此次活动,“自然之友”希望倡导一种低碳的生活理念。“26℃就足够舒适了,低碳的生活习惯并不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一点点努力,就能为城市节能环保做出一份大贡献。”

(责任编辑:邓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