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东顺德两收费站遭撤销 代表委员已呼吁十年

2013年07月16日 16:58   来源:羊城晚报   马珍子 赖丽思

顺德德胜大桥、容奇大桥收费站在撤销后即将被拆除 记者 赖丽思 摄

  撤销顺德容奇收费站的呼声喊了十年,终于有了回音:7月16日0时起,顺德德胜、容奇两收费站正式撤销。对于这一消息,顺德各界一片“叫好”声,但同时也有人担心,容奇收费站撤销后,容奇大桥负荷将会加大,道路可能会更加堵塞。

  顺德容奇大桥于1984年建成,自建成之年起便设收费站开始收费。容奇大桥每日车流量高达16万辆,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经过容奇大桥的车辆就不得不慢下来,塞车问题十分严重。同时,收费站地处城市中心,尤其是2003年顺德的城市中心从大良老城区南移至德胜河两岸后,容奇大桥成为城市中心的咽喉要道,但收费站的存在使容奇大桥一直未能发挥更多的作用。

  早在2002年,顺德就有不少政协委员建议撤销或搬迁该收费站。其后,容奇大桥收费站撤销或搬迁的问题在每年的顺德两会上一直被提出,呼声一年比一年高。

  “收费站撤销后车速能快些,估计交通会好很多。”顺德车主卢先生认为,一直以来,造成大桥塞车的主要原因是收费造成整个道路车速放缓,车多的时候自然形成了塞车。

  容桂街道办事处主任罗厚光认为,大良、容桂是顺德的中心城区,收费站撤销后,有利于加强大良和容桂两大镇街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市民都赞同撤销。车主郭先生表示,撤销收费站后,势必加大容奇大桥的负荷,“大桥很快就玩完”。

  顺德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雄华也认为,撤销收费站后,原先为逃避收费而绕道高赞大桥的众多车辆势必选择在容奇大桥通过,多出来的车流量将会增加大桥的通行压力,给大桥带来安全隐患。

  网友热议

  把费变为税

  尧宝宝嘟嘟:终于撤走了,数数容奇大桥收费站的诟病:堵车、尾气、阻碍大良容桂的亲密沟通。

  海纳百川淋:平日大桥经常塞车,从广州、中山、珠海过路的车主也很头痛。现在终于解除了枷锁,虽然迟了点,但总算是来了!以后顺德两会代表委员们不用再吼了!放弃小利益,得到更大利益!

  疑惑霍斯:由于容奇大桥收费站存在,一些外地车会绕过去,撤销之后会不会让车流量增大?

  网友A: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把收外地车钱的收费站撤了,很快就会将这笔钱转嫁到年票上面去了,就等于拿自己车主的钱补贴外地车主。

  网友Y:我的建议是如果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那就是把费变为税,撤销收费站,全面开征燃油税!大家到过海南都体会到驾车的顺畅愉悦,全部的高速路和国道、省道、乡道没有收费,把费变为税,撤销收费站的改革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可否搞试点呢?!记者 马珍子 赖丽思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