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方街和白象街交界处的太平门 记者 李化 摄
上周,一则“重庆发现最早城门‘太平门’”的微博在网上蹿红。昨日,渝中区文广新局组织市内文物专家现场论证后证实,这座位于四方街与白象街交界处的石拱门正是太平门,是重庆古代“九开八闭”十七城门中的一个开门。专家表示,从其呈现的城墙来看,初步认为修建时间在明代。目前,重庆现存的古城门除通远门、东水门和人和门外,又新增了一座。
1 如何证实?
墙体一致位置吻合
上周,在渝中区四方街和白象街交界处片区拆迁中,一座曾被挡住的石拱门露了出来。渝中区文管所初步判断为重庆历史上的“太平门”。昨日上午,渝中区文广新局请来5名文物专家进行现场论证,下午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过比对现场情况、地理位置、史料记载、历史地图等要素,可以确定这座新发现的城门就是太平门。”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何智亚介绍,有三大证据可证明:
其一,此次在拆迁中露出来的墙体是比较完整的古城墙。“城墙一直延伸到人和门,下面的岩体也清晰可见”,何智亚说,城墙的制式和修建方式都与通远门、东水门的城墙一致,所以其旁边的门洞是城门也很说得通。门洞的制式和宽度与现存的老城门也很一致。“此门洞内宽约3米,与另一座‘开门’通远门的宽度差不多。”
其二,从清代和民国的重庆历史地图上标注的太平门地理位置来看,正好位于四方街和白象街交界处,在老鼓楼和巴县衙门的对面。而此次发现城门的位置也的确与之吻合。
其三,有人证实。昨日现场论证的专家中,住建部《中华民居》杂志社顾问、地方文史专家肖能铸说,他的母亲就曾经看到过太平门,“我后来也想去看,但当时已经看不到了。”另外,何智亚说,市文史馆老馆长彭伯通在他书中也写到他曾经看到过太平门,位置与此次发现吻合。
2 何时修建?
初步认为在明代
从城墙遗址现场看到,门洞旁边的城墙有一段的石头看起来很怪异,是由乱七八糟的小石头组成。对此何智亚说,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历史上对城墙进行修补留下的,“通远门城墙在历史上也不断修补,当中也有用乱石补成的部分。”
那太平门究竟始建于哪个朝代?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秘书长吴涛说,从宋史的记载来看,当时在重庆修了千厮门、太平门等。但从目前露出的太平门城墙特征来看,明清时期的特征要明确一些,初步认为现存的城墙应是明代修建的,但也不排除在今后的发掘中会找到宋代的依存,到时候其始建年代也会往前推。
“古代城墙在历朝历代都有可能修复过,所以多个朝代的特征都有可能留下。”吴涛说,尤其是明末清初张献忠攻城时,重庆的老城墙损毁严重,通远门就在康熙、乾隆年间都进行过修复。
3 何时不见?
民国时期被房屋遮住
何智亚说,虽然从目前发现的太平门城墙来看保存得还算完整,但仍有遗憾,“太平门本来是一个瓮城,有内门和外门,中间形成一个空间进行军事防御,但是现在只看得见内门,外城已经不见了。”另外,从历史地图来看,内门正上方应该是有“拥卫蜀东”四个字的,但现在这部分券顶已经不见了。
此前,据民国时期的史料记载,太平门在民国时期被埋了。何智亚说,现在看来,当时太平门并不是被埋掉,只是被后来修建的房屋遮住了。
4 如何开发?
将恢复其“开门”功能
据介绍,下一步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将对太平门城墙进行更多的发掘。
重庆市规划局原副总工程师、重庆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李世煜说,希望能尽快组织编制重庆古城墙的保护规划,将太平门古城墙作为公共空间开放。
“最好将太平门被堵住的门洞打开,并且将其作为一个连接滨江路的步道进行开放,恢复其历史上的交通要道功能。”李世煜说,不仅要保护好太平门城墙,也要利用好还原好其历史功能。商报记者 刘晓娜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