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上半年GDP增幅中部第一

2013年07月22日 00:00   来源:安徽日报   

  统计局日前发布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我省上半年GDP同比增长百分之十点九,增幅高于全国三点三个百分点,居中部第一——

  “我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指标保持了好于全国、领先中部的格局,转方式、调结构依然表现积极。”从我省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来看,各项经济数据都指明并印证了省统计局权威人士的这一判断。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如何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拓展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新空间,已成为当前我省谋划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稳增长”政策落地,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7月19日,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全省经济“成绩单”: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859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增幅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居中部第一。“总体上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态势与全国相似,主要指标增速放慢;但二季度以来,随着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主要指标增幅同比回落幅度收窄,且保持了好于全国、领先中部的格局。 ”该局发言人赵金宝说。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一季度,省委、省政府就及时研究出台新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30条意见’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20条意见’,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是我省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的重要政策保障。 ”省发改委负责人指出。

  为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优化发展环境,“30条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 “20条意见”则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创业创新和经营发展空间、加大要素支持保障等方面,出台了诸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突破性、创新性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策部署及时、有力,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迅速行动,掀起帮扶企业、稳定实体经济增长的热潮。

  得益于一系列的稳增长举措,在上半年各主要时间节点,工业、投资、消费、出口等主要指标均呈现出好于全国、领先中部的增长特征。以工业为例,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96.3亿元,增长14.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5.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国第二位。40个工业行业中,有3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9个行业增幅超过20%。

  “调结构”成效显现,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首台水泥窑预热器成功地投运巴西、承接海螺新疆项目一整套预热器制作任务、大力推进印度尼西亚水泥厂项目主辅机制作任务……进入二季度以来,位于芜湖市的海螺川崎装备制造公司生产忙个不停,铸造项目继4月份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后,持续实现盈利。上半年,芜湖市节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6.9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24.5%,增长26%,高于该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全省各地、各行业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从工业来看,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7%,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高0.7个和0.8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3.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7.2%,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9.9个百分点。

  近日,在合肥市新站区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年产各类显示屏3000万片以上、总投资285亿元的鑫晟8.5代线项目主体厂房竣工,正式进入工艺设备的搬入、安装和调试阶段,预计年内实现产品下线。作为我国首条自主建设、采用全球最先进制造技术的液晶面板生产线,该项目不但将有力壮大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实力,还能新增近万个就业岗位。

  从投资来看,上半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3.9%,比全部投资高2.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9%,高0.3个百分点;全省一产、三产、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5.1%、22.6%和23.9%,比全部投资高3.5个、1个和2.3个百分点。不断优化的投资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

  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发明专利的快速增长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上半年,全省申请发明专利数增长61.2%,比全国高3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位;发明专利授权数增长50.9%,比全国高4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一位,进一步体现了我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

  “促改革”稳步推进,拓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空间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做到既稳当前,不断壮大我省经济总量,同时又着眼利长远,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一直谋划和实践的重大课题。省政府明确要求,不失时机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用好改革红利,为稳增长、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

  一系列有利于经济转型的改革举措已出台,并得到强力贯彻。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保障企业除依法缴纳税费和依法接受监管外,不再承担其他社会负担”“严禁违法指定中介机构让企业接受各种评审、评估、年检”……我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让企业拥有更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了创业兴业的“草根活力”。

  作为财税改革的突破口,“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已发挥出促进企业调结构、促转型、强管理的作用。自去年10月1日正式开展试点以来,全省办理企业数量增加明显,目前试点纳税户数已超过5.9万户,试点企业直接减税数额越来越大。截至5月底,为我省营改增企业减轻税负21.03亿元。一大批企业通过营改增,促进了自身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7月10日,省政府召开第8次常务会议,研究国务院公布取消和下放的104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明确要求“要在限定期限内完成落实和衔接任务,保留的审批项目一律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 ”而在去年底,我省已经将行政审批事项由此前707项大幅压缩至320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1.2%。不断优化的政务环境,方便了广大群众和企业办事,更有助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

  7月18日,省政府召开金融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在金融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等方面寻求突破,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服务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我省经济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依靠转型升级。 ”省政府参事、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认为,要继续用好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还要适应新形势,找准着力点,把稳增长、调结构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加快“三个强省”建设,拓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空间,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吴量亮)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