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7月22日电 题:西藏交通巨变:从“猴子路”到“朝发夕至”
新华社记者 黄兴 黎华玲 双瑞
现在住在西藏林芝八一镇的罗布次仁老人正计划着要回家乡墨脱看看,听说新修好的墨脱公路很方便,一天就能到。而这在几十年前简直不可想象。58年前,罗布次仁硬是用了整整十多天紧赶慢赶才从墨脱走出来。
墨脱位于西藏林芝地区,藏语意为“隐秘的莲花”。此地风景绝美,恰如世外桃源,其独特的气候也迥异于西藏大部分地区,温热多雨,物产富饶,引人入胜。但因为地处高山峡谷,群山环抱,交通极为不便,被人称为“高原孤岛”,它曾是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
年届八旬的罗布次仁老人1955年被解放军工作队选派到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深造。5月的一天,罗布次仁和同伴罗布占堆、白玛央金从墨脱出发,沿着“猴子路”,耗时十天走出墨脱大峡谷。
罗布次仁清晰地记得,人们称呼进出墨脱的道路为“猴子路”,意思就是道路艰险,只有猴子那般轻巧灵便才行。那时候的道路都是野兽出没的羊肠小道和行人搭建的简易便桥,稍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
事实上,进出墨脱还必须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嘎隆拉雪山和多雄拉雪山,常常大雪封山,无法进出。在此之外,因为不稳定的地质构造,沿途常发生泥石流和塌方事故,布满险情。
罗布次仁老人说,甚至连墨脱宗本都要靠年轻的壮劳力背下去才行,因为根本没有马行道,马也使不了。只有窄窄的人行道,宗本就靠两三个壮汉沿着人行道背着出来。
交通的险恶让墨脱人甚至没了走出来的愿望,罗布次仁老人回忆起58年前和同伴走出墨脱到内地学习而被当地人视作异类。在当地人眼中,险恶的交通是会要人命的,“非到万不得已,干嘛要出来”。交通成为制约墨脱社会发展的头号难题,甚至直接导致观念闭塞落后。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