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流传于网络的西部高铁线路图显示,规划中的多条西部高铁速度标准降低,其中兰西高铁、宝兰高铁、西成高铁、贵广高铁普遍降为250公里/小时,连接中部与西部的郑万高铁更降为200公里/小时。
对此,昨日(7月22日),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了解,其中部分线路规划标准降低属实,而郑万高铁由于尚未动工,所以速度标准未出台。
有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现在西部高铁中除了郑西高铁时速达到350公里,目前没有一条规划的西部高铁能够达到这一标准,“降级潮”的背后或与铁路投资有关,另铁道部撤销后铁路有更直接的效益考虑。
西部高铁纷纷降标降级
在西部诸多降级的高铁中,西成高铁较为典型。
西成高铁全称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铁道部和陕西省、四川省共同投资建设。2012年10月27日,西成客专陕西段正式开工,线路全长643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此前,官方对西成客专原定的时速均为350公里。据陕西媒体报道,降速是在2012年4月,原铁道部主持西成客专审查会议,最终将西成高铁的原设计时速350公里调整为250公里,并对局部线路优化调整。
时速降低的背后,不仅是标准的降低,还有投资的减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汉中市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中看到,原铁道部咨询鉴定中心及陕西、四川省发改委及沿线相关地市政府经过三天讨论,形成修改结论:西成客专将采用动车组与普速列车共线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为250公里/小时,普速列车以160公里/小时为主。修改后的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647.5亿元,较初设批复减少20.2亿元,节约预算3%。
西部另一条重要高铁——宝兰客专,也几乎在同一时间降级,由原设计时速350公里调整为250公里。原铁道部有关方面称,修改初步设计审查是按照国家铁路科学发展新思路,结合去年铁路项目安全评估意见作出的。
一名铁路工程师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时速不同的高铁造价不一样,主要是线间距、隧道、转弯半径等,比如350公里高铁转弯半径是7000米,会遇到很多大山、深谷,成本肯定会高,而如果是300或250公里时速转弯半径可以小至4000米左右。
“铁总要考虑经济效益”
如果以武广高铁划条线,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中西部高铁的现状,中东部高铁时速普遍达到350公里,而西部高铁则在200~250公里。按照有关规定,高速铁路指的是设计时速超过250公里的新建路线或者改造后最高时速达到200的既有线铁路,而部分贵州新线未达到高铁标准。
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贵广高铁,原设计时速为250公里,预留300公里。2009年7月,已经动工的贵广高速铁路时速由原来规划的25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2010年1月,贵广铁路设计时速修改为300公里/小时以上。
此外,郑渝铁路是中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是联系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主要客运快速通道,不过这条铁路迟迟未动工。
一名长期关注铁路发展的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郑渝客专未开工不好评估,但目前已开工的西部高铁中,没有一条是按300公里以上时速规划的,成渝高铁原本是按时速350公里规划的,但是现在公告都是时速250公里,“西部现在只有已建好的郑西高铁是350公里时速,其余高铁规格普遍降低”。
记者从重庆媒体的报道中了解到,成渝客运专线原定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不过,去年7月份重庆市有关部门表示,本着安全、高效的原则,成渝客运专线的列车行进速度将下调为250公里/小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告诉记者,西部高铁速度标准降低,有些是因为地理条件,比如像宝兰客专,如果都按350公里时速,那沿线只能全部改成隧道,还有重要的原因是铁路总公司要考虑经济效益,要收回线路的成本,“修建250公里时速的高铁造价每公里1亿元左右,如果达到300公里造价要提高很多”。
事实上,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了 《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将铁路建设的方向指向城际铁路和普通铁路。
图为一辆混凝土搅拌车正穿过隧道防水施工区。贴满防水膜的隧道壁在灯光的映射下金碧辉煌,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该防水膜是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防水材料。
为克服高寒缺氧,保证工人生命安全,安心施工,施工单位在祁连山隧道开工之初,就建立了两座习服基地,两所工地医院,一所大型制氧站,八座净化水站,对所有员工实行免费医疗。52岁的韩华印是中国最后一批铁道兵,他已记不清参建过多少条铁路,此次祁连山之行,他是一名随队医生,除了日常医疗保障,他会定期为工人们体检。图为韩华印正在为一名工人认真检查。胡钟艺 摄
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是对参建祁连山隧道工人们巨大的考验。刘师傅和身后的工友都来自陕西,自隧道开工以来,他们一直在隧道外进行支护钢模打磨,他们的脸在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已变得紫红。胡钟艺 摄
涌水量大,是祁连山隧道施工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单日涌水量最大时超过10万方,如不及时外排,后果不堪设想。图为隧道内一处涌水点激流喷泻。胡钟艺 摄
为克服高寒缺氧,保证工人生命安全,安心施工,施工单位在祁连山隧道开工之初,就建立了两座习服基地,两所工地医院,一所大型制氧站,八座净化水站,对所有员工实行免费医疗,并配置一系列文娱设施。图为一名工人在感觉不适时吸氧。胡钟艺 摄
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中铁二十局采用了世界级的高科技设备,安排技术人员对隧道实行不间断巡查。图为一名精测人员正在用目前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的红外全站仪监测隧道地质情况。胡钟艺 摄
图为钻机施工人员正在协力作业打孔。隧道施工地位于祁连山脉,地质结构复杂,各种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在遇到较为坚硬的地质层面,只有在多人协力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工。胡钟艺 摄
图为一名施工人员肩挑钢管艰难行走在施工现场。虽然隧道施工以大型机械为主,但在一些具体工作,仍需要人工展开作业。祁连山隧道地处海拔3790米的高原,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70%。胡钟艺 摄
图为施工人员站在用装载机支撑起的平台上打钻作业。祁连山隧道施工作业难题之一是洞内的极高地应力,这也是世界隧道施工难题。高地应力会使成型的隧道在强挤压下变形,甚至能使强力支护钢架扭曲成麻花状。中铁二十局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攻关,终于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胡钟艺 摄
图为施工人员站在拱桥焊接钢架结构时火花四射。隧道每掘进一米,施工人员就会采用钢架结构对已经成的隧道进行加固。胡钟艺 摄
图为工人们正在祁连山隧道入口处施工,山顶白雪皑皑。胡钟艺 摄
尽管隧道施工现场空气稀薄,阴冷潮湿,环境恶劣,但这些并未使施工人员望而却步,而是用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意志面对各种困难。两名乐观的施工人员正坐在石板上休息,对着记者的镜头微笑。胡贵龙 摄
(责任编辑: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