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本报记者接连两天就此次改革的影响探访了银行、企业和省政府金融办相关人士。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对实体经济而言,长远来看是利好的一步,但是这‘一步’是不是能马上看到效果,还有待观察。”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郭浩说。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短期难见效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此,企业怎么看?
省内一家国企的财务负责人表示,目前该企业以银行短期债务融资为主,贷款主要分布在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执行的利率均在基准利率上浮10%以内。
经营一家小型酒店用品公司的陈先生则认为,取消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与自己的公司“没多大关系”,因为虽然银行贷款的利率下限放开了,但银行贷款的门槛并没有降低,优惠利率只是“看得见摸不着”。
目前,多家银行九成贷款仍执行基准以上利率,总体水平是上浮的。“7折时,也没有见着哪家企业能按7折拿到贷款。银行目前信贷成本已高于基准利率0.7倍,市场上综合贷款利率水平比基准利率水平高,优质的企业才能享受9折折扣,短期内贷款利率再往下走的可能性不大。”省内一位银行业人士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短期难见效。”
贷款利率必然会受市场影响
“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也不意味着企业能更低价拿到贷款。”郭浩说,“只有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企业才有可能获得低成本融资。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浮,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如果贷款市场仍是供不应求,利率水平必然要受到这一供求关系的影响。”
这次改革还放开了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取消利率上限,并不代表利率会无限制上升,如果贷款利率过高,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郭浩认为,放开上限有利于农信社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过去因为‘三农’贷款价格较低,部分农信社将资金投到了银行间市场等收益高的地方。这次放开利率上限,将促使农信社把重点放在‘三农’上,放在实体经济上。”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分析说。
未来银行要“拼”服务而不是价格
“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这句话在此次央行公布的政策中反复出现。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自主性”更强的金融机构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银行界人士一致认同,此次贷款利率放开会使银行利差收窄,将有力推动商业银行加快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快产品创新的新时代”。
“此次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使得企业相对于银行的议价能力有所增强,就浦发银行而言,短期内会有一定影响,但更是一次改变的契机。”浦发银行郑州分行行长赵春玲透露,在下一步的经营中,浦发银行会进一步创新经营模式,通过产品与业务创新、通过自身变化适应新的经营环境,“更多地针对河南企业特点进行改变,打造形成自身特色。”
贷款利率放开会加剧银行贷款市场的竞争,“但绝不仅仅是‘谁比谁利率低’的价格竞争”,郭浩认为,将来的竞争更多的是银行综合服务水平的竞争、差异化的竞争。
贷款利率放开了,存款利率还会远吗?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
“从总体方向上看,由于贷款利率放开,下一步将面临存款利率放开的问题”。在郭浩看来,存款利率放开是必然趋势。
“存款利率涉及千万个居民和家庭,他们的应对能力相比企业来说弱一些,如果一下子全放开,会对金融业等各方面影响比较大,所以需要分步进行、逐步放开。”一家商业银行的负责人表示。(记者 芦 瑞 龚砚庆 实习生 王 丹)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