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记者参访易地重建的舟曲中学。
中国广袤的藏区除了西藏,还有10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生活着数十万藏胞。那里风貌和藏胞生活的怎样?藏传佛教如何传承?7月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12家海外媒体和4家大陆涉台媒体记者,赴兰州和甘南等地参访。
中国统促会副秘书长郑琴介绍,该会联系着海外和港澳台的百余个反“独”促统组织,他们情系中国统一,近年延伸范围,关注西藏问题。这次深入实地探访,就是要向港台海外介绍一个真实的藏区。
酒吧聚满背包客
奔驰在海拔3000多米的甘南大地,让记者目不暇接。这里是三省交界之处,充满神秘,不仅群山绵延,河流纵横,牛羊成群,出产藏药、冬虫夏草,更拥有丰富的人文。香巴拉艺术节、格萨尔赛马会、拉卜楞寺艺术节,还有香浪节、插箭节、采花节等,散发神奇的藏乡风情。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有“东方梵蒂冈”之称;碌曲县的郎木寺,被称为“东方小瑞士”。
郎木寺位处川甘两省交界,隔白龙江,一边是甘肃的郎木寺院群落,对面是四川的格尔底寺,一年四季法鼓相鸣,螺号相应,佛灯闪烁。这里的神秘和清幽,欧洲人尤其喜欢,背包客越来越多,镇上的酒吧里,写满外国游客的留言和签名。
郎木寺一年两次的晒佛节名动藏区。雄伟的晒佛台用黄绸覆盖,显得神秘莫测,晒佛结束,巨大的唐卡由僧侣抬回寺院,万众沸腾,不顾一切往前冲,用头撞唐卡,以求吉利。
拉卜楞寺是喇嘛教最大的寺院之一,设有六大学院,每年编撰藏历和黄历。该院十分注重学业,学成者被派到100多个属寺主事,甚至担任班禅的经师。寺院大经堂可容3000人诵经,且典藏浩瀚,至今保存6.5万余部古籍,其中哲学类就有1.5万部。这里显宗密宗兼修,大乘小乘并重,至今大量的藏文化创造和研修活动仍在延续。
郎木寺成了“平安寺院”
据同行的甘肃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马聪博士介绍,民族的交融,造就了甘南地区文化形态的多样与特质,仅服饰就有上百种。草原深处,密集分布着与格萨尔王传说相关的风物77处。
海外港台记者很关注藏区的安定问题。走访的几家寺院,发挥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在拉卜楞寺,青年学者嘉欢指着金碧辉煌的屋顶说:“稳,才能传习,才有发展。”
在郎木寺,记者看到一块“平安寺院”的牌子。据悉,“3·14”事件后,有人到该寺鼓动打砸被拒绝,在片区成为维稳的表率。该寺民主管委会主任洛藏加措告诉记者,很满意国家对藏传佛教和僧人的支持,我们要相互支持,团结尊重。什么叫爱国爱教?国有国策,寺有寺规。我们的国如同一个家,尊重家规是必须的。爱教,则要有佛教的大慈大悲。作为哲蚌寺的子寺,他的想法代表了藏区纵深地带僧众的心声。
英国侨报记者魏秧子说:“此行所见所闻,听到了藏区宗教人士对爱国爱教的真正定义,证实真正的藏传佛教与达赖宣称的言论不能混为一谈。”
用上藏语手机
藏区的游牧民,大都实现了集中定居。在桑科草原,记者走进一所别墅式院落,这家有两部轿车。女主人说,建房花了7万元,其中政府补贴3万元。“如今草原上看电视、用藏语手机不成问题,定居点有幼儿园、敬老院,这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
在碌曲县尕海乡,记者与正在农牧民书屋看书的藏胞聊了起来。他们说,草场已由各户承包,一般每户养牛羊80至150头,一头牛可卖6000多元,一只羊1000多元。
记者参访的碌曲县藏医院,藏中西三医结合,如今新建了高标准的病房,进口的各种电子设施齐全,看病拿药只收成本费,医生一有时间就外出采草药,已研制出198种藏药方剂。
大型工业也在藏区办起来了。总资产已达10亿元的华羚集团,收购农牧民的牦牛奶脱脂干酪“曲拉”,生产乳酪蛋白用于出口。“曲拉”原来价值低廉,如今身价倍增,华羚收购“曲拉”累计投入40多亿元,使得农牧民收入大增。
在甘南州,已建设近万套保障性住房,9万名学生享受免费营养餐,卫生机构达774所,其中夏河县经济连续10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各方援助83亿元重建,彻底改善了藏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兰州新区,记者参访了易地安置灾民的舟曲中学,11栋崭新建筑拔地而起,该校总投资达1.6亿元,舟曲的学子特别是藏族学生,享受到比省城重点中学还要好的学习环境。(连锦添)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