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玩具令 倒逼义乌玩具产业升级

2013年07月24日 16:17   来源:今日早报   金梁 张蓬

  7月20日开始,欧盟在其成员国实施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以下简称《新指令》)。它被称为欧盟史上“最严苛”玩具安全指令,在物理、化学、机械、电气、卫生等诸多方面对玩具做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其中最新增加的一条,就是出口玩具的重金属检测将从8种增加到19种。

  欧盟是中国玩具第二大出口市场。据相关统计,此前中国60%的玩具出口来自广东,但江浙等地的诸多玩具企业出口逐年上升,其中义乌玩具占据着一定比重。

  有义乌玩具企业负责人认为,该指令早已在业内开始实施,只是与两年前实施的物理机械部分相比,此次实施的玩具定义和化学安全部分一直被认为近乎苛刻,将对玩具企业出口造成更大的挑战。

  义乌玩具行业协会会长李樟新告诉记者,该指令对玩具企业来说压力很大,但企业面临无法改变的局面时,只有主动去适应才能生存。

  指令:

  被禁限化学物质从8种增至85种

  欧盟“史上最严”玩具安全指令并非从天而降。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该指令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实施,但分为两个步骤:从2011年7月20日起,强制执行玩具物理和机械部分标准规定;从今年7月20日起,玩具化学成分控制指标开始生效。

  《新指令》条款由原来的16条增至57条,明确禁止限制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从8种增加到85种,首次禁用约300种亚硝胺类化合物和致癌、致基因突变、影响生育CMR类物质,迁移元素限制由以前的8种元素增加到了19种。

  义乌玩具行业协会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关注起《新指令》的内容,并在其官网做了一些相关链接。记者在上面看到,《新指令》与之前已实施的指令相比,有多个方面更加严格。

  比如,监管范围有所扩大。相比旧指令,如今欧盟更强调是否吸引儿童并玩耍,扩大了玩具安全指令监管的范围。如水果形状蜡烛,虽然并不是为14周岁以下儿童玩耍而设计的,但是容易对儿童产生吸引力并玩耍,就必须符合新指令的监管要求。

  再比如,受控物质明显增加。新指令首次将致敏性芳香剂、CMR物质(致癌、致基因突变、生殖毒性)等纳入监管范围。监督要求也变得更苛刻,对重金属的要求由之前迁移量改为生物利用率,将材料分为三类,逐一规定限值,大大严于旧指令要求。有的元素,比如六价铬,甚至达到PPb级,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的要求,与食品要求相差无几。新增的致敏芳香剂限量也均控制在0.01%和0.1%以内。

  企业:

  说来说去就是增加成本

  《新指令》已经实施四天了。这几天,各方态度如何呢?

  7月22日,记者致电义乌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一位负责市场玩具出口检验的办事员表示,从欧盟市场到供应商之间的反应需要一段时间,目前还没什么动静。

  记者还采访了义乌几家生产出口玩具的企业。义乌市天舒玩具有限公司、义乌佳成玩具厂、多元创思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爱娃电子商务商行等企业均表示尚对《新指令》不太了解。

  也有企业对此特别熟悉。做体育玩具的郑宏玩具厂每年出口额在3000万元以上,其中有一部分产品销往欧美。企业负责人郑泰昇告诉记者,他曾吃过这种指令的苦。

  “大概两年前吧,一家外贸公司从我们这里拿了一批近100万元的玩具,也算是个大单子,可一段时间后对方又将货退回来了。理由就是不符合欧洲那边的标准,其中,玩具材质的弹性不达标。”郑泰昇说,当时也没怎么在意,毕竟,其他厂商的玩具产品情况都差不多。

  “后来,有个德国的外商通过阿里巴巴来订货,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欧盟的玩具安全指令,建议我们企业先去做个相关检测。”郑泰昇说,自己这才重视起来,为此企业换了新的原材料,设备还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换代。

  欧盟《新指令》的实施,对于玩具企业来说,不仅仅是门槛的问题,更多的是带来了企业成本的上涨。

  生产飞机玩具模型的沃酷贸易有限公司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向来对出口的安全标准变化比较关心,《新指令》要求的严苛必然导致成本的上升。

  第三方机构:

  主动做检测的企业多了

  其实不光是生产成本在上升,企业还需要额外支付检测成本。

  随着市场发展,玩具行业已是相当成熟,很多企业想出口到欧美等玩具消费大国的话,必须首先符合当地的质量安全标准,如欧盟的EN71,美国的ASTMF963等。因此,一些企业在将产品出口之前,会在国内先做好相关的玩具检测。

  刘磊是义乌冠准检测认证机构的经理。他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义乌当地有不少,但规模都不大。

  “欧盟的玩具安全指令,这个标准我们以前就开始做了,主要是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性能、玩具外表材质等方面的检测。”刘磊说,他去年开始在义乌做第三方检测,至今已积累了一批固定的客户群体。

  “最开始是我们主动去宣传,而如今是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做检测,这样的转变非常明显。”他说。

  推动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就是欧盟玩具安全指令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发现,只有主动适应这些标准,才能获得欧洲的订单,这份检测报告就起到敲门砖的作用。

  “一般来说,企业先找我们来谈,然后我们给一个报价,企业会将检测的成本折算到产品本身的成本之中,然后跟老外协商,最后确定做不做检测。”刘磊向记者透露了整个流程,而事实是,检测的成本往往挤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比如一个玩具,由一种材质组成,那么物理机械和燃烧性能的检测成本是五六百元;化学方面的检测,以前是对8种重金属进行检测,花费是四五百元,而如今要检测19种,那么花费就是近千元。”他说,这就是《新指令》所带来的检测成本变化的地方。

  如果这种玩具由十种材质组成,那么所有的检测花费将乘以十倍。

  行业协会:

  已有企业主动应变

  对于《新指令》,义乌玩具行业协会会长李樟新认为,在行业内其实并不怎么以之为然。“因为该指令早在两年前已经开始实施了,在当时给玩具企业的感觉,就是压力很大。而通过这两年的过渡,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主动去适应这些标准,《新指令》的内容早有企业去对应实施了。”

  李樟新说,作为行业协会,这两年一直在帮助企业共同面对这类玩具安全标准。“我们引进上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协助企业去主动改变。新标准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倒逼企业转型。”

  但同样也有不少企业比较“悲观”。一位玩具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义乌一部分玩具企业依然以贴牌加工为主,企业的自主升级意识并不强,对于《新指令》往往是无能为力,因此被挡在欧洲门外。

  另外,玩具企业大多是中小规模的,本身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利润空间有限,尤其像化学方面的检测,多是靠第三方机构完成,这对企业无疑又是一种成本压力。

  记者还看到一种观点,《新指令》可能带来的另一种情况更值得重视——国内企业生产的儿童玩具出口标准很高,使用无毒无害的漆和原料;而国内使用的是有很多隐患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毒玩具”只伤害中国孩子。

  因为出口带来的利润挤压,有部分玩具厂家很可能在销到国内市场的玩具产品上做手脚,采购低劣的材质进行生产,以此来平衡总体利润。(记者 金梁 通讯员 张蓬)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