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录取通知书被赞为最萌 通知书变脸显人文情怀

2013年07月24日 08:54   来源:东方网   张欣驰
    据《劳动报》报道,时值高校招生录取季,考生们的期盼就是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自己在这头,大学在那头。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薄薄一封通知书就是和大学的初次会面。日前,陕西师范大学的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走红网络,复旦大学在通知书内附的手绘新生指南也广受热捧。记者特意搜集了不同年代的录取通知书,50年代有学校在通知书上开诚布公校内宿舍不够,建议学生走读;70年代通知书的标配是毛主席语录;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则走起了温情人文路线。

    50年代:

    宿舍不够建议走读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1952年的南京大学一封录取通知书以竖排文字的形式印制,包括考生录取系科、报到日期、报到携带物品、其他注意事项等在通知书上条目分明地呈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952年正值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南京大学重组后的各项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新盖宿舍尚未完工。通知书特意提醒新生切勿过早报到,此外,考虑到可能面临宿舍不够的情况,校方还在通知书上建议家住南京的同学尽量走读。落款红色大印上刻着“南京大学建校筹备委员会”。

    到了60年代,1963年北师大的录取通知书内则附上了一封饱含时代气息的欢迎信,“祝贺你根据国家的需要,踏上新的学习里程,开始了大学生活。”“你会感到在这个红色熔炉里和千百个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劳动是多么美好和幸福。”

    70年代:

    通知书印有毛主席语录

    50年代出生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林骧华是1970年复旦招收的首届工农兵学员。林骧华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录取通知书,“是一张大约32开大小的白纸,所有文字先用老式打字机打在蜡纸上,再用蜡纸油印而成。每个人的姓名是手工填写的,通知书的最上方是一段毛主席语录,正文包括录取专业信息,落款是‘复旦大学革命委员会’。”

    一张现在看来显得粗糙的白纸,当时带给林骧华的激动之情却是如今很多人无法体会的。那时大学的录取比例是一千比一,林骧华所在的崇明前哨农场分到五个名额。通过层层选拔,林骧华最终成为幸运的五分之一。

    最萌通知书

    就像和学姐交流

    有人把录取通知书视作大学的名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通知书流露出浓浓的温情和人文关怀。“如果收到陕西师范大学的通知书请珍藏吧!因为它是全国唯一用毛笔手写的通知书”,日前,陕西师范大学的“手写版”录取通知书走红网络。校方表示,当淘宝体招生广告开始充斥网络,学校还是坚持手工书写每一份通知书,饱蘸浓墨,一笔一划。朴素总把真意寄托。

    而在复旦大学,今年录取通知书的信封里,还多了一本生动的《复旦新生生活指南》手绘书,被不少考生称为“最萌录取通知书”。据了解,这本手绘书由2012届哲学学院毕业生周颖历时一个月设计制作,可说是一份来自校友的“特殊礼物”。《指南》共包括“复旦本部地图”、“附近公交”、“周边美食”、“附近超市卖场”等12部分共20多页。

    复旦大学招办工作人员游畅表示,在新生报到前,就提供详细、实用的信息可以消除他们的陌生和紧张感,但官方的指南又显得有点严肃。于是招办想到了请有创作特长的校友设计了“萌”版的指南。

    不少网友在缅怀各个年代通知书的同时也表示,通知书的设计在变,让人感受浓浓温情,但信封内蕴含的学子梦想与憧憬却不变。打开录取通知书就是新的启程。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