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土地短缺获中央"强心针" 土地财政谁敢告别?

2013年07月24日 08: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7月23日电 题:粤土地短缺获中央“强心针”土地财政谁敢告别?

  记者陈建

  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广东,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快速发展,该省的土地短缺已然迫在眉睫。不过,中央前几年允许广东先行先试的土地新政,让广东解放出大批土地资源。

  在全国经济界对土地财政的批评声中,30年来土地红利收益滚滚的广东,获得中央优惠政策的强心针,难免让人们对土地财政的持续性感到失望。不过,广东的企业和民众看法多有不同:民生经济还需务实,土地财政,不是说告别就告别的。

  进入今年,广东土地资源紧缺的局面已经日益严峻。广州市长陈建华透露,该市只剩下600平方公里土地可用,15年后将无地可用。该市番禺区承认,2020年指标去年就已用完,甚至还超标了5.4平方公里。

  深圳市长许勤也公开坦承,从现在起到2020年,深圳新增可建设用地不足50平方公里,且用地分布零散,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此外,在制造业重镇东莞,目前可利用土地只剩下76902.3亩。

  不过,从2008年起,中央在全国唯一允许广东试行的一系列土地新政策,目前正为广东的土地资源注入强心针。

  2009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广东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方案》,其因此成为全国唯一试点“三旧”改造的省份,为期3年。2008年至今,广东省共完成“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下称“三旧”)用地改造15.1万亩。这些土地的相当一部分,将按政策进入流通市场。

  广东省国土厅今年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至少还有410万亩地可以作为“三旧”改造的土地,几乎等于国土部给广东省2006——2020年下达的用地指标。

  这意味着,在斩获土地红利30年后,广东的土地财政将继续海阔天空。

  对于全国经济界日高的改变土地财政呼声,长期处于经济开发热土的广东民众,看法并不相同。他们认为,告别土地财政,知易行难,不是学者振臂一呼,就可以解决的。

  首先,政府的信用需要维护。广东的金融界人士指出,由于分税制的缘故,地方的财政建设只有依靠土地财政作为主要来源,政府以前不断融资进行城市建设,债务的偿还也主要是靠土地财政作为筹码。以广州为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引用的公开债务数字是2400亿元,广州市每天用于支付利息的支出就超过4000万元,以广州市年均本级财政收入1000多亿元的规模看,要对上述地方债务还本付息尚需多年时间,政府把希望寄托在卖地收入上也是合乎逻辑的推论。

  金融界人士指出,民间资本肯借款给政府投资建设,相当程度上就是冲着长盛不衰的土地红利,这也是政府敢于举债的信用基础。离开土地红利,政府的信用就丧失了基础,发展也就很难谈起。

  其次,广东的民生保障离不开土地财政。目前广东的民生支出每年均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七成。今年上半年,广东民生支出完成2224.73亿元,同比增长24.34%。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目前为省做贡献的纯上缴市只有6个。也就是说,广东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财政,是全省的民生支出的脊梁。

  对此,不少民众认为,告别土地财政说得轻巧,没了土地红利,广东的民生支出就立即滑坡,找专家要钱吗?

  第三,广东的企业界也认为告别土地财政并非务实之举。不少企业界人士指出,告别土地财政,一定要提升产业结构,广东邻近的香港,已经告别了土地财政,但前提是金融、旅游、贸易等支柱产业的勃兴,政府总收入大部分来自卖地以外的税收,可见产业的兴盛和获利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现在低迷的全球市场环境,产业升级换代谈何容易?

  企业人士指出,什么叫市场低迷,就是找不到需求,没人愿意消费,就算政府再多政策支持,专家口号喊得山响,升级换代生产的产品谁来埋单?

  企业人士认为,做生意的人多数不会轻易进入陌生的行业,企业的升级换代往往要依靠市场的配置能力才能顺利实现,不是人们主观认定就可以解决的。

  例如广东的纺织业,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步入困境。但是时至今日,由于市场需求仍然存在,大批的纺织企业还是留守熟悉的行业,继续微利求存。在广东著名的纺织重镇张槎,从去年至今,虽然有超过600家纺织服装工厂待机停业,但该镇依然生存在着上千家大型的针织代工厂。业内人士指,企业不是不知道升级换代的重要,而是升级换代,市场在哪里?你的特长又在哪里?市场不具备条件,企业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日前表示,调结构、促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依旧任重道远。

  对此,广东不少业界人士表示赞同。他们指出,土地财政的确带来了高地价、高房价的问题,但是,产业的升级换代一定要尊重市场变化的规律,就目前而言,土地财政,依然是广东从官方到企业界到百姓,暂时都不敢放弃的遗憾。(完)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