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佛山50米吊塔轰然坠下 工地人员阻止采访

2013年07月29日 08:21   来源:羊城晚报   张闻

50余米长的吊塔轰然倒下

  7月27日晚8时30分左右。佛山市一个工地上长约50余米的吊塔忽然倒下,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面对刚刚逃过一劫的市民,工地一位人员不但阻止记者采访,更向市民叫嚣:“该赔偿我们赔,拿单过来!”

  骑车男子险被砸中

  事发佛山市季华六路九鼎国际旁。7月27日晚上10时,记者来到事发现场,只见一根长50余米,截面面积约2平方米的吊臂砸在地上,吊臂中间一段嵌在隔壁街道与工地的安全墙里,离地面距离不足1米,安全墙被砸出一个大口。吊臂顶端砸在一片花圃中。吊臂砸坏了道路中停放着的一辆摩托车和一辆小轿车。

  倒下来的吊臂是连接在一辆移动吊车上的,吊车已经侧翻。而由于该路段是闹市区,工地旁围满了人群。

  吊臂砸下来时,来自湖南的方先生差点被吊臂砸中。方先生告诉记者,吊臂砸下来的时间大约是8点30分,他将摩托车暂停在工地旁的街道上,正骑在车上给朋友打电话,忽然,方先生听到周围人们惊呼,他向上一看,一根吊臂径直向自己砸来,“当时我赶紧丢下摩托车往后跑,没想到这时,吊臂上的钩子又飞到我前方来了”。方先生称,幸好自己没有跑太快,钩子直接从眼前飞过,砸中了旁边的汽车。

  “我一度都被吓得说不出话来了,当时真差点就没了!”方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不敢相信。

  工地门口未写建设单位

  正当记者在采访时,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推开围观的人群,大声呵斥拍摄者:“你们在干什么?”并拦在方先生面前大声说:“你这是怎么回事?你是有伤还是怎么着?你要赔偿我赔偿,拿单来。”

  记者看到,此人身穿红色T恤,胸前挂着一个对讲机,满口酒气。一位电视媒体记者询问他来自哪个单位,这是否是他们的工地,他推开话筒回应:“现在什么都不用说。”此外,还小声回了一句:“(记者)唯恐天下不乱。”记者询问事故原因,该人员顾左右而言他:“这个东西谁也不想,这个事故发生了,该赔偿我们赔偿。”

  随后,记者找到该工地大门,发现该工地门口竟未写明建设单位。为何工地建筑单位连名称也不标明?7月28日,羊城晚报记者咨询了工地主管部门——禅城区城建与水务局。该局副局长刘志诚告诉记者,该工地是一个住宅项目工地,施工方是广东省六建集团,“事故原因是由于连日多雨,工地地基不稳,吊塔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而对于工地门口竟未写明建筑单位,刘志诚表示,由于该工地是一个新工地,“可能他们还没来得及写吧”。他建议记者寻找专门处理事故的一位副局长,但记者拨打其推荐的盛姓副局长电话,却显示关机。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