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汕头侨批文物新馆开馆 12万侨批述说华侨故乡情

2013年07月29日 08: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汕头7月27日电 (李怡青 张源 郑瑞国)汕头市侨批文物馆新馆27日开馆。馆藏的12万封侨批向世人真实展现华侨华人的移民史、创业史及其勇于开拓、情系故里、笃诚守信的精神。

  “侨批”是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合称。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下半叶长期流行在海外华侨华人的侨居地与东南沿海侨乡之间,流传时间长达150多年。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在开馆仪式上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此次来参观侨批文物馆新馆心情非常激动,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侨批文化发扬光大。

  泰国中华会馆理事长许茂春说,相信侨批文物馆新馆落成将会更好地发挥留史、资政、育人的作用,这是潮汕人民的福气,也是全中国人民与海外华侨华人的福气。

  汕头市长郑人豪在仪式上说,我们一定要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弘扬好。接下来汕头市将把侨批文化融入到汕头开埠发源地小公园的保护和提升中来。

  2013年6月,“侨批档案”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侨批档案申遗成功与其真实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罕见性和完整性息息相关。

  汕头侨批文物馆新馆面积比原有扩大近10倍,馆藏侨批12万,有3层展厅。一楼展示侨批产生背景。二楼再现部分海内外著名批局概况,并展现侨批往返整个流程。三楼主要介绍侨批档案申遗过程。(完)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