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温致各地电水用量飙升 部分商业场所浪费严重

2013年07月29日 13:4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刘颖超 何伟奇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随着高温天气持续,山东、广东等地城市用电用水量急速飙升,水电供应紧张。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高档商场、酒店、娱乐场所等能源浪费现象却依然存在。

    这两天,山东淄博下起了中雨,室外温度舒适,可一走进柳泉路上的某五星级酒店,一股寒气迎面袭来。

    在济南某大型商场的电影城,上座率不到三分之一的放映厅里,温度只有24度。不时有观众要求服务人员将温度调高些,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商场中央空调的温度他们控制不了。

    在广东,一些高档酒店、商场开起空调来“大手大脚”,测温显示其夏季空调温度远低于政府要求的26℃下限。酒店客人逄女士说,温度太低既让人感觉不舒适,也浪费能源。

    逄女士:我觉得这样特别不合理,天凉了就应该适当调一下。

    这边是水电告急,能源供应日趋紧张;而那边却是能源消耗不合理,如何改变这一尴尬现状?山东泰山管理学院教授解鹏建议:

    解鹏:我认为处罚和控制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应该是引导和奖励,这样就会使企业找到他所采取的方向和措施。甚至可以借鉴国外的碳交易的做法,让企业通过碳交易来自觉自愿的投入到节能减排当中。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