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漯河80后“奶爸”照看281个娃 月薪1500元坚守9年

2013年07月30日 07:17   来源:大河网   

苑栋在喂孩子喝奶粉:一分轻柔,一份感动;几多爱怜,几多温情。

苑栋在指导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刘广超 曾亮 摄影

  没有了父母的呵护,他们是不幸的

  还能享受到父爱,他们是幸运的

  大学毕业后到漯河市儿童福利院工作的苑栋已经坚守了9年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30日讯大河网报道:“又被当作人贩子赶下车了?”昨日,抱着一个残疾婴儿从外地就医回来的苑栋,一回到漯河市儿童福利院,就被同事们“开涮”。

  漯河市儿童福利院281个孤残儿童,大都是有先天性疾病的弃婴,每天给他们喂奶、服药、按摩、换尿布,既脏又累。2004年大学毕业就来此工作的80后大学生苑栋,为精心照顾好这些折翼天使,先后拿到了中级按摩师证、中级营养师证和康复师证,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这一守就是9年。

  超级“奶爸”的开心事:沏奶粉、喂孩子、换尿布

  前天,大河报记者来到漯河市儿童福利院时,苑栋正准备给孩子们喂奶。奶瓶从消毒柜内取出,把烧开的热水倒进去小半瓶,又加入少许凉白开,再倒入奶粉,用筷子轻轻搅动。“温度只能在40℃左右,热了会烫住小孩的嘴,凉了喝下去容易拉肚子。”握住奶瓶感觉温度时,苑栋对记者说,“刚出生不久的女孩,一次约吃30ml左右,男孩能吃50ml,半岁以上的要吃120至150ml,大多数孩子要3个小时喂一次。”

  苑栋来到婴儿车前,小心地把一块干净的毛巾围住一个婴儿的脖子,轻轻地托起婴儿的头部,把奶嘴放到小家伙的嘴里。小家伙开始吮吸起来,苑栋看着他一双漂亮的眼睛忽闪忽闪,忍不住会心地笑了起来。等小家伙吃饱喝足后,苑栋再用柔软的毛巾把他嘴边的奶渍轻轻擦去,然后把他放到床上,接着喂下一个。

  “院里每个婴儿都姓党,1岁以下的有12个,最多时有20多个。”苑栋说,漯河市儿童福利院现有281个孤残儿童,大部分都是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弃婴。给婴儿喂奶粉,换尿布,喂药,人手经常不够用。主要负责孤残儿童康复、治疗、营养的苑栋,就经常过来帮忙。说着,苑栋把5个孩子的药沏好后,又把换洗下来的尿布收集好送到洗衣房。

  超级“奶爸”的委屈事:曾被人怀疑是人贩子

  今年30岁的苑栋1983年出生,是2004年新乡医学院毕业的大专生,目前父母都是漯河市区退休职工。早在毕业前,苑栋就多次来福利院帮工,看到孤残儿们可怜兮兮的眼神,他决定留下来靠自己的护理、按摩技术,给孩子们多一些关爱。正巧,福利院也需要这样的技术人员。一转眼间,就是九年光阴。

  “那次带着孩子去北京做手术,在火车站孩子一直哭,有的乘客以为我是人贩子还报了警。”苑栋告诉记者。他作为儿童福利院的按摩师、营养师、康复师,经常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有些孩子的病需要做手术,在漯河做不了,常常需要到外地治疗。对于他人的怀疑,苑栋很是无奈与委屈,百般解释,但有人还是报了警,最后经与福利院联系才解除误会。如今,苑栋每次带着孩子出门看病,都会带着福利院开具的证明,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超级“奶爸”的感人事:月薪不过1500元,他坚守了9年

  “他一个年轻小伙子,还是大学生,天天抱着残疾的婴儿,从来没有发过脾气,真是没的说。”采访中,苑栋的同事仝梅对其赞不绝口。据了解,儿童福利院大院里的人对苑栋印象都很好,在同事们眼中,他总是笑呵呵的,遇见有啥事,从来没有说过不行,干不了,只要院里有事需要他去办,没有听过他发啥小牢骚,一直都是:中,行,马上去办,干脆利索,从来没有因为家里有事而请过假。

  “他具备过硬的技能和中级按摩师证、中级营养师证,康复师证,按理说找一份更轻松待遇更好的工作并非难事。”漯河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寇志强告诉记者,苑栋平常喜欢和他聊天,2004年毕业前后,许多亲朋都劝苑栋找个好工作,但苑栋还是选择了福利院,至今月薪不过1500元。

  在前天的采访中,苑栋接到同事的电话,儿童福利院要将两个患有唇腭裂的婴儿送往外地医治,他立即抱着两个女婴就上了车……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