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督查组通过明查暗访、随机抽查、集中座谈发现,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有目共睹:我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绩效连续保持全国第一,公众安全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并居华东沿海省份首位……
寓管理于服务中,同享公平公正
“我们夫妻都在泰州务工,小孩已在泰州上小学了,入学时没有交择校等其他费用,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6月26日下午,督查组在泰州市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时,来自安徽亳州在海阳化纤务工的吴向阳说。
去年4月18日,拥有65万余流动人口的张家港市出台新市民积分管理办法。去年9月,到张家港打工8年多的安徽舒城县人方敏的儿子方昱涵通过积分顺利就读公办的万红小学。“现在政策透明、公平公正,非常好!”方敏对记者说。
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是现阶段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最大限度消除了影响平安和谐的消极因素。督查发现,除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外,全省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公共安全监管、“两新”组织服务管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等也不断加强,体系不断完善。以服务基层居民的“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为例,全省城乡社区的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5%和85%。
源头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南京市民黄某因胃癌肝转移,化疗结束不久出现发烧不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患者家属向医院提出高额赔偿。玄武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了解情况后,马上开展调解工作。经多轮“背靠背”的协商,在医患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法院管不着、村居管不了、部门管不好”,这是许多矛盾纠纷的共性。如何化解?我省努力做好“调解”大文章,不断完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创建了从市到村、组的六级大调解网络,并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等有机结合。
“矛盾纠纷大调解不是单纯的‘和稀泥’,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实现和谐。”省司法厅副厅长万力认为。今年上半年,全省成功化解医患纠纷1935件、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51831件、劳动人事争议纠纷12820件。
“把群众参与作为开展风险评估的第一程序,把群众意见作为确定风险等级的第一依据,把群众利益作为作出重大决策的第一标准。”我省全面推行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给督查组留下深刻印象。
“群众说不行,项目就叫停”,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这样的事情。群众的意愿在稳评过程中得到充分尊重,自然就防止了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3年来,全省共实施稳评项目14618件。
你参与我参与,群众的事大家管
在苏州市平江区苏锦街道的各个社区,都有一个“逢四说事日”。每月的4日、14日、24日,社区负责人以及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深入到社区,听居民们“说说身边事”。居民们遇到的难题,会当场确定处理责任人,处理结果件件反馈备案。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新民评价这一社会管理创新:“一方面把社会矛盾导入理性表达渠道,化解在基层、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社区群众‘参政议政’、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
群众的安全群众管。目前我省城乡活跃着10万多个群防群治组织,人数达197万余人。我省已先后成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1000多个、人民调解工作室2500多个,数以万计的“和阿姨”式民间调解员遍布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社会和谐使者”。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