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强劲崛起的陶瓷产业推动辽宁法库城镇化快速发展

2013年08月09日 15: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沈殿成
    中国的城镇化该怎样发展,是当今全社会的重要话题,而辽宁省法库县在近10年来,通过发展陶瓷等产业,增强了县域经济活力,强力推动了当地城镇化的发展步伐。

    沈阳市辖下的法库县,虽然有出产陶瓷的历史,但多少年来陶瓷产业似乎已经灭迹。2002年,法库举全县之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历经10年,陶瓷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至今已获得“中国陶瓷谷”的美名。

    目前辽宁省很多重点工程,如十二运场馆的外立面,沈阳桃仙机场的T3航站楼,沈阳的地铁,使用的都是法库生产的瓷砖、陶板。

    “一块800毫米X600毫米的瓷砖,相当于1亩苞米地的收入,甚至比1亩地的收入还要高。”沈阳市副市级领导、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这样形象地说法库的陶瓷产业。

    2012年,法库陶瓷工业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300亿元,累计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186家,建成20平方公里,含12大类27个品种的现代陶瓷生产体系,市场覆盖中国东北及俄罗斯、美国、蒙古、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成为中国黄河以南最大陶瓷产地,东北亚地区最大的领军型陶瓷生产、研发、销售基地。

    随着陶瓷产业发展,法库正在建设规划300万平方米的中国陶瓷谷大市场,是集陶瓷建材产品贸易批发、零售、仓储、展示、配送等功能于一身,博览、会议、办公、餐饮、娱乐、电子商务等配套综合服务设施完善,东北地区最大的集群式、现代化专业陶瓷市场。现已陆续投入使用的135万平方米,建有店面1580个、库房近1500个,商铺715家。

    有钱人来法库投资,没钱人来法库打工。2012年,法库陶瓷工业直接安排就业近7万人,其中农民工就业人数占据绝大多数,不但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还极大拉动了城市餐饮、商贸、楼宇经济等发展,有效提升了法库城镇化发展速度。冯守权说,预计到2015年,法库陶瓷产业将建成千亿产值规模,吸纳更多的人到法库来。

    冯守权说,“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就需要工作,那么工作的岗位在哪里?就业的渠道在哪里?法库找到了答案,就是发展工业。

    强大的陶瓷产业,给法库解决了产城结合的问题,解决了房地产城镇化的问题,这或许就应该是中国人追求的真正的城镇化。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法库是辽宁省唯一获批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发展改革试验区”。这个“试验区”所要摸索的就是加快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率先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发展的道路,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法库县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使用清洁能源的县——冯守权这样告诉记者。

    在发展陶瓷产业的同时,法库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目前法库经济开发区是辽宁省唯一的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全国20家这样的园区,法库是唯一一个省级开发区,排在第5位,其余19家全是国家级开发区。

    法库通过陶瓷产业,还有通航产业及其他一些相关产业,有效推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