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3万套保障房空置 基础设施配套差是主因

2013年08月12日 11:40   来源:云南网   

  一边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安居梦”,一边却是大量保障房空置的窘境。近日,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的尴尬,云南在全国多个省份之中尤为突出,空置的保障性住房达到了2.3万套。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保障房基础配套设施滞后,省住建厅已就此专门召开会议,力争在今年下半年进行解决。

  云南省住建厅工作人员表示,云南2.3万套保障房空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基础配套设施没有跟上。“房子是建好了,但道路还没有完全修通,电、气等设施还没有全部完成。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资金短缺,建设保障房资金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但配套设施的资金却尤为缺乏。”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由于全省一些城市的保障房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成,省住建厅已专门召开会议,力争在今年下半年进行解决。

  “对于包括廉租房在内的保障性住房的选址,中央有关通知的精神是,保障性住房应当尽可能安排到交通比较便捷,基础设施比较配套的区域进行建设,云南省也有类似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在保障房的实际建设过程中,这些要求不大容易操作,容易出现选址较为偏远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中央财政及省级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很大。另外,一些州市的住房保障机构队伍存在工作力量薄弱、专业人员少、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尤其在基层,大多数人员都是兼职做与住房保障相关的工作。因而,即便住房保障需求充分释放,现有的机构队伍也会成为一个瓶颈。

  云南省审计厅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在审计过程中,2.3万套保障房空置主要是因为配套设施不完善、位置偏僻等原因,这样的情况在楚雄等州市尤为突出。

  专家建言

  云南财经大学教授何元斌:缺钱配套,地方也缺投资动力

  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资源学院教授何元斌从事土地政策、房地产经济等方面研究。在他看来,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成为制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瓶颈。中央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到2015年实现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达到20%。除了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外,其余90%的资金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配套解决。如果地方配套的资金跟不上,将成为制约保障房建设的关键问题。

  何元斌认为,目前保障房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政府投入,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住房公积金存在制度缺陷,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力度不够。在缺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条件下,不仅中央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不足,地方政府也没有兴趣投资保障性住房,即便中央预算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也难以满足地方政府的偏好。相对于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开发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和政绩提升的作用更为明显。

  昆明市社科院原院长龙东林:入住率应纳入地方官员考核

  “保障性住房本是保障低收入群体居有其所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空置率高,意味着大量保障房没有发挥到真正的保障作用,而且造成资金、土地等资源的浪费。”昆明市社科院原院长龙东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指标,国务院有着硬性规定。但保障房的基础设施跟不上,选址偏远,却成为了全国很多省份的普遍现象。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应当对保障房建设制定规范的标准,在制度中对保障房的选址、基础设施建设都作出硬性的要求。

  其次,龙东林认为,应当把保障房入住率纳入地方官员的考核体系当中,对低收入群体做深入、系统的调研,在充分了解其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房的分配管理退出等系统性制度机制,从根源上防止结构性空置的出现以及各种浮夸、腐败、不公平现象的形成与滋生。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