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烤”出“小农水”短板

2013年08月14日 11:41   来源:新华社   李松
    高温持续侵袭“山城”重庆,不少地方农村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出现困难。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重庆水利建设投入明显加快,特别是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的建成,起到了抗旱保供水的积极作用,但分布广泛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仍是抗旱“短板。”

    农村旱情较重  人畜饮水困难

    今年入夏以来,重庆最高气温平均值、高温天数创下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部分地区出现了43摄氏度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高温造成重庆綦江、武隆、秀山等近20个区县不同程度受旱,全市农田受旱面积超过百万亩。

    记者走访重庆部分重旱区,实地感受当地农民用水之难。在地处渝南的綦江区,最近2个月连遭酷暑侵袭,全区20个镇街中19个出现旱情,干旱造成全区11.8万人、11.5万头牲畜饮水困难。记者沿着崎岖山路攀上海拔900多米的綦江区打通镇天星村,放眼望山坡,大量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因旱枯死,倒伏在地。以前本因蓄着水的稻田干涸,张开一道道裂缝。

    武陵山区彭水县,旱情严重。彭水县马峰村村民说,从6月以来,就没下过一场透雨,村里不少人种植的烤烟,现在都旱死了,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彭水县新田镇东山村,上百户群众靠送水、自己挑水解决用水问题。记者站在村民周长平家干涸的玉米地里,眼前是满目苍黄色。“现在人吃水都成了问题,哪还有水来浇地呀。”周长平说,因为缺水,他每天要到离家三四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水,来回一趟将近2个小时。挑来的水要省着用。

    干旱暴露“小农水”建设短板

    干旱在对城乡群众饮水、灌溉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反映出目前一些地方农村“小农水”建设“欠账”。

    “村里一遇较重干旱,农民喝水有的靠消防车送,有的靠自己来回好几公里挑水。”在长寿、涪陵等区县,一些农民说,小水库、山坪塘、供水渠就在眼前,由于长年失修,难以发挥作用,“水来留不住、旱时用不上”。

    在重庆武隆县中鱼村,当地村民曾在上世纪70年代引乌江支流老盘河水建成堰塘,使村里水田得以灌溉。但90年代中期后,堰塘水渠逐渐堵塞,最终被荒弃。一遇干旱,农民既缺饮用水,也无水灌溉农田。

    在重庆綦江区,随着区内骨干水源工程鱼栏咀水库投入运行,困扰綦江城区26万多城镇居民多年的用水难题解决了。但綦江区水务局认为,在广大农村地区,承担人畜饮水、灌溉功能的小水库、塘坝、水渠等小型水利设施,不少处于闲置甚至毁损状态,一些农民仍得“靠天吃饭”。

    “小农水”建管难题待解  抗旱需建立长效机制

    记者采访发现,资金缺乏是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的直接原因。

    “在重庆丘陵地区,平均一口山坪塘整治需要花费10万元以上,这样的‘小农水’工程政府会补贴资金,其他的基本由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綦江区水务局副局长刘佳彬说,要整治一口山坪塘,农民人均需要筹资300元以上,一个家庭投入要上千元,这对西部地区的农民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记者在綦江、武隆等地采访发现,由于毁损、待维修的“小农水”数量多、分布广,按目前水利投资力度,往往难以真正解决根本问题。

    “即便‘小农水’设施建好了,维护、管理又容易出问题。在不少地方,由于水利设施管护不到位,隔个三四年,就容易断网、烂渠。”长寿区水务局副局长胡勇认为,“小农水”要真正发挥抗旱作用,管理、维护很关键。

    不少基层干部认为,在西部农村,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小农水”改造、发展力度,完善管理、维护机制,真正建立长效的抗旱机制。(新华社专稿)

    

(责任编辑:武学佳)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