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一场持续降雨让沈阳市内涝严重:大街小巷水满为患,积水严重路段汽车没顶;公铁桥下公交被困,行人爬窗户逃生;偶有下水道井盖被冲开,积水下渗形成漩涡;耗资巨大的全城修路在大雨中一溃千里……许多市民认为,城市建设“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16日,沈阳市降下大雨,记者在十四纬路附近采访发现,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积水便漫过马路边石,涌上人行道,有的临街商铺出现进水现象,一些企事业单位门前堆起了沙袋,遮挡涌到门前的雨水。此后,降雨又持续了一段时间,路边有车辆被“泡”在了水中。许多车辆熄火、进水,无法行驶。随后,记者在市内多地采访发现,青年大街、文化路等主干道交通拥堵甚至瘫痪,许多市民在大雨中撑伞涉水步行。许多网友在微博上吐槽:一场大雨让沈阳成为了“海滨城市”。
大雨后沈阳交通拥堵乃至瘫痪的新闻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今年6月初,一场暴雨也让沈阳陷入了内涝和交通拥堵的窘境。许多市民质疑:城市排水系统究竟有无问题?此前历时数月、工程浩大的上百条公路整修成效何在?公众雨天出行何时才能有安全感?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沈阳的城市排水系统主要采用前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沈阳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也很低。据介绍,目前,沈阳老城区的管网大都是老管道。
有专家指出,除排水系统陈旧外,城市硬化面积过大,是引发流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也增加了排水系统的压力。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沈阳市密集修路,青年大街等主干道全部大修或翻新,有些路段连人行道上的地砖都被全部换成了水泥砖。记者采访到的一些市民认为,路面越修越宽,越垫越厚,但“面子”做足了,作为“里子”的配套地下管网却没得到改善,致使大雨后路面成泽国,这种只注重“面子”不注重“里子”的工程,不能再干。
此外,诸如下水井盖松动甚至被冲走,形成诸多马路上的陷阱,也暴露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监管缺位等诸多问题。一位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下水道虽然不在“面子”上,却真正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建设质量,大雨中没有积水的路面也更能看出城市的管理水平。天降暴雨属自然现象,但天灾之外,城市管理者应多关注些“里子”,让城市更美,也更安全。(记者 孙仁斌、徐扬)
(责任编辑:西西)